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塑化剂事件对两岸社会心理的影响

塑化剂事件对两岸社会心理的影响

发布:2019-06-03 06:00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5月23日以来,饮料、食品中填加有毒的塑化剂DEHP事件在台湾内部炒得沸沸扬扬,目前“仍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且已波及大陆、港澳以及所有进口台湾食品的地区,成为一场严 重的食品安全危机”。台湾民众谈“塑”色变,人心惶惶,不仅严重忧虑食品安全,甚至

5月23日以来,饮料、食品中填加有毒的塑化剂DEHP事件在台湾内部炒得沸沸扬扬,目前“仍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且已波及大陆、港澳以及所有进口台湾食品的地区,成为一场严 重的食品安全危机”。台湾民众谈“塑”色变,人心惶惶,不仅严重忧虑食品安全,甚至为此而颠覆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马英九当局快速反应,迅即展开彻查,不仅将黑心食品饮料下架销毁,将不法商人绳之以法,而且公开向社会、向世卫组织和周边地区与国家通报整起事件的真相与处置进展,同时,还为本不属于马当局直接责任的这起事件向社会大众作出真诚的概括道歉,展现了负责任的态度,受到舆论的肯定。

本文之重点并非讨论台行政当局如何处理此事及如何评价马当局对此事的处理,而是想就此事可能对两岸社会大众心理产生之影响来作一探究。

由这起塑化剂风波,笔者联想到了近些年来,当大陆发生类似事件——如“非典”、三聚氰胺有毒奶粉事件等,台岛内千夫所指骂翻天,直至去年,河北省副省长访台时,岛内仍有人如影随形般跟踪索赔,“余音缭绕”、没完没了的情景;还联想到一直以来,很多台胞将大陆与“落后”、“不文明”、“不卫生”划等号,而将台湾归入“文明、进步、卫生”之社会的情形。相信恐怕没有人能料想到,面对大陆充满优越感的台湾,竟然会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在近千种食品饮料中,填加了对人体伤害较之三聚氰胺还要高出20倍的塑化剂DEHP,此情此景真让人情何以堪!

透过这起塑化剂事件,笔者有三个感悟:一是两岸在食品卫生方面并没有天壤之别,不存在台湾的食品天然讲卫生、大陆的食品天然不讲卫生的“神话”,换言之,两岸在食品安全领域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被发现了,有些则没有被发现;二是两岸人性相通,都有好人及守法商人,也都有坏人及不法商人,只不过大陆人多地域发展不平衡,法治不够完备,问题可能相应多一些,但并不等于台湾社会的发展很完美,面对高标准,台湾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两岸人民均对“黑心食品”恨之入骨,两岸公权力均对此类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事件高度重视,国民党当局明快处理此案如此,祖国大陆严肃处理相关事件责任人、积极促成两岸两会签署“食品安全协议”等也是如此。

显而易见,这起塑化剂事件必定会对两岸各自的社会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一方面重创了某些台胞长期以来对大陆自持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则增强了大陆面对台湾时往往底气不足的自信心,至少从此以后,台不再有资格将“食品不卫生”的大帽子只扣在大陆的头上了。

仔细溯源可知,两岸这种此消彼长的心理变化其实已由来许久,并非始自此次的塑化剂事件,而是由近年来台湾内部及两岸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及变化所致。例如:“三一九枪击案”和陈水扁集团的弄权贪腐事件,重创了台湾一贯引以为傲的“民主”形象;台经济连续多年低迷徘徊不前、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不得不靠祖国大陆帮忙“让利”拉抬,已无“奇迹”好吹嘘;士兵江国庆无辜被冤致死案则令台所标榜的“人权、法治”蒙尘;著名艺人大S徐熙媛与大陆富二代汪小菲的“大小婚恋”,改写了“台湾美娇娘不嫁大陆莽汉”的历史;大陆慈善家陈光标入岛高调行善,更打翻了许多台湾人心中的五味瓶,令他们对大陆的“优越感”暨“尊严”“深受伤害”……。

不管怎么说,纵使大陆在社会发展上仍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如台湾的地方,仍存在着许许多多同样令大陆人民不满意的地方,但改变正在发生,而且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两岸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就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样,变化是常态,不完美也是常态,完美永远是相对的。故两岸都应以人为本,以同胞为怀,尽量从善意出发,以平常心、同理心、同情心来看待对方的一切,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审视一切,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真诚地关心体谅帮助对方,虚心学习对方的长处,取长补短,共创双赢,而不应继续冷战时期的思维暨以意识形态挂帅,以同胞为敌,玩弄零和游戏。相信唯有如此,两岸关系才能真正走上和平发展、良性循环之路。。(本文作者杨立宪为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

【华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