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台查货大批“黑心油”食品安全再响警号

台查货大批“黑心油”食品安全再响警号

发布:2015-12-22 12:10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台湾食品安全再响警号,昨天又查获大批“黑心油”。不法业者收购俗称“地沟油”的馊水油、皮革厂废弃皮脂油和禽畜屠宰场的皮

  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台湾食品安全再响警号,昨天又查获大批“黑心油”。不法业者收购俗称“地沟油”的馊水油、皮革厂废弃皮脂油和禽畜屠宰场的皮肉下脚料等废弃物,再加以混渗、燃煮后制成劣质食用油品,卖给生产食品油的大厂。迄今至少有数百吨“地沟油”流入台湾市面。由于临近中秋节,据说部分“地沟油”已用于制作月饼,以及深受大陆游客喜爱的凤梨酥和夜市小食摊。近年岛内“问题食品”层出不穷,不仅重创台湾“小吃天堂”的美誉,也大大削弱了游客对台湾食品的信心。

  评论指出,去年台湾评选“年度代表字”,“假”字获得最多票数而当选。这样的结果可谓意料之中。近年岛内“问题食品”的阴霾挥之不去,从震惊海内外的“塑化剂”事件,到没有米成分的米粉、加入工业原料的“毒淀粉”、以次充好的混充米、掺入工业原料的橄榄油,如今又发现“地沟油”,一系列的劣质食品事件暴露了岛内食品安全监督制度出现了巨大漏洞。早在2009年西班牙政府就发文给台湾卫生署,指出台湾代理商以不同植物油与少量橄榄油混和,充当100%的橄榄油,在市场出售。但台湾方面辩称,当时岛内检验技术有限,未能验出有关代理商的油品有异。此外,有台媒指出,2012年就有人检举市售麻油混掺大豆油,但有关部门未认真追查。岛内部分公务员对食品问题的轻视态度,造成了不法业者的侥倖心理。

  评论直言,在一波又一波的“食品风暴”中,让人震惊的是,其中竟有不少知名商家以身犯险:宣称含米量九成的“龙口”品牌新竹米粉被发现含米量只有7%至10%;过期泡芙事件的主角是拥有79年制作食品经验的老字号义美食品公司;有30多年歷史的“大统”食品公司的“黑心食油”配方去年底才被发现;这次捲入“地沟油事件”的强冠公司也是食用油大商家,长期供应全台各地的夜市、小吃店、面包店。老牌商家之所以走入歧途,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年食品行业竞争激烈,而成本又不断提高,于是铤而走险,使用廉价的劣质原料。然而,这种“降低成本”的方法根本就是饮鸩止渴,因为东窗事发,声誉尽毁,甚至锒铛入狱。另一方面也反映这些年岛内部分食品生产者的道德素质下降、法律意识薄弱。有人说,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如果消费者吃了有问题的食品,会使健康受损,甚至危及生命。但一些不肖业者却是“一切向钱看”,视道德和法律于无物。

  评论最后说,问题食品事件在岛内已非偶然现象,台当局除了制订更严厉的处罚措施,还应加强对食品的检验,在问题食品还未大量流出市面时,就掀出制造问题食品的黑心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