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国外整治“黑心食品”的利剑(1)

国外整治“黑心食品”的利剑(1)

发布:2015-12-27 08:29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在1850年前后,牛奶的美誉却在美国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一宗历时四五年的“酒糟奶事件”让市民对牛奶望而生畏。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城市人口还不算稠密,就

  最近这些年,食品安全一直是困扰我们的烦心事,欧美那套较为稳固的食品安全体系让人羡慕,但是,在历史上,他们的“黑心食品事件”也曾层出不穷,由乱到治,走过一段颇为曲折难艰之路。

  1.百年前纽约“酒糟奶事件”

国外整治“黑心食品”的利剑(1)

  百年前的美国奶牛棚

    对西方国家来说,牛奶和面包是两种最基本的食品,充足的供应,被视作是温饱社会的重要指标。

  在1850年前后,牛奶的美誉却在美国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一宗历时四五年的“酒糟奶事件”让市民对牛奶望而生畏。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城市人口还不算稠密,就算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市民的日常牛奶供应,只需依靠城市周边的奶牛场便可以满足。

  到了19世纪中叶,随后市区的扩张,城市周边原来用来放牧的草场开始被蚕食,大约有1.3万头奶牛由于无处放牧,被三四百一群关在大棚子里饲养。这些奶牛因进食新鲜牧草不足,产奶量明显下降,纽约市民的日常鲜奶供应变得不足,于是,纽约远郊的“橘郡乡村鲜奶”便源源不断地被补充进纽约奶市。

  眼见自己原有的市场份额不断被外来鲜奶蚕食,城市周边的奶牛场主眼红了。不久,他们想出了一个既可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产奶量的主意:用酿酒厂的副产品———酒糟和下脚料喂牛。

  当时,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酒的需求量大增,酿酒厂多了起来,产生大量酒糟和下脚料。但是,用这些东西喂牛,会使牛产出的奶变得稀淡乏味,含脂肪量骤减,不能连提炼奶油和奶酪,营养价值可想而知。但为了抢回失去的市场份额,黑心的奶牛场主就不管这些了,大量酒糟和下脚料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奶牛的吃料槽。

  就这样,这些品质恶劣的“酒糟奶”悄悄地进入到纽约千家万户的餐桌上。一些酿酒厂的老板发现了这一生财之道,甚至还兼办起奶牛场。

  而此时,非母乳育婴恰好在美国大城市的年轻母亲中流行,她们喜欢购买市面上的鲜奶喂养新生儿,“酒糟奶”也随之进入婴儿的奶瓶,一些婴儿甚至已经被这种劣质奶喂养了一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