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医院 > > 成本仅为8元的药到了医院为何要卖22.9元

成本仅为8元的药到了医院为何要卖22.9元

发布:2018-03-29 06:46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文/周思详 市民徐先生日前在某大医院注射了一支头孢曲松钠,花了20多元钱。后来他发现在药店里可以用8元的价格买到同样的一支药。徐先生不明白,为什么医院药房的药品价格远远高于社会药房,他很想知道:这个价钱究竟是怎么变过来的呢? 也许有人会说,医


成本仅为8元的药到了医院为何要卖22.9元


  文/周思详

  市民徐先生日前在某大医院注射了一支头孢曲松钠,花了20多元钱。后来他发现在药店里可以用8元的价格买到同样的一支药。徐先生不明白,为什么医院药房的药品价格远远高于社会药房,他很想知道:这个价钱究竟是怎么变过来的呢?

  也许有人会说,医院药价贵是有的医院医生收了回扣造成的。但也有人会问:现在药品不是实施了招标制度吗,医生也不能轻易决定用什么价格买进什么药啊?而且有数据显示,从2001至2003年10月,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累计金额达154.7亿元,共减轻了患者药品费用支出21.2亿元。药品招标带给老百姓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事实上,医院药房的药从招标到售出,其价格是有一个变化流程的,而且有了这个过程,部分医院想再在其中做手脚难度也大了很多。但药品招标和很多正在进行的改革工作一样,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他们指出,目前招标制度存在三大漏洞,如果能堵住这些漏洞,将能让老百姓用上便宜的好药。

  药品零售价由公式算出

  F先生(应线索提供者要求隐名)的公司十多年来一直负责给广州不少大医院供应药品。他可以说经历了药品采购改革的全过程。

  F先生告诉记者,过去没有药品招标制度的时候,确实是有药厂给医生回扣、医生就可以决定高价购买、高价售出的情况出现。但实施药品招标制度后,在药品采购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确实少了很多,但还是有人在钻空子。

  原来,药品从中标价变成医院药房零售价是有公式可以算出的,这个公式是由国家规定的,具体如下:中标价×1.15+(国家核定价-中标价×1.15)×40%=医院药房零售价。以头孢曲松钠为例,其中标价为10元,原本就已经高于市场平均零售价2元,国家核定价又高达40元,套用公式后得出医院药房零售价就是22.9元,高于市场平均零售价14.9元了!市民在医院所买的贵价药就由此而来。

  三大漏洞造成医院卖贵药

  记者调查

  中标价高是串通的结果

  上述公式原本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某些厂家、经销商和医院的手中却成了可以玩转的魔方。F先生与广东省资深的药品批发商J先生向记者道出了玩转魔方的秘诀。

  F先生告诉记者,仔细研究上面的这个公式和事例,我们可以发现,只要适当地提高中标价,最后得出的医院药房零售价就能远远高于市场零售价。

  按照市场原理来说,只有在国家核定价调低到与中标价×1.15相等的情况下,使公式中“国家核定价-中标价×1.15”的部分为0,那么医院就只能得到合理的15%利润,而消费者就可以在医院买到合理价格的药品。

  但目前的情况是,在招标过程中,“国家核定价-中标价×1.15”的结果往往大于0,而一些中标价又至少高出市场平均零售价的30%,结果消费者往往就要付出高于市场价格50%以上的代价在医院药房买药。

  那么在“价低者得”的投标制度下,中标价为何会高于市场平均价格30%呢?F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经销商串通的结果。而为什么竞争对手能够串通一气呢?J先生透露,这是委托书制度无意中帮了忙。

  漏洞一

  药厂能够操控中标价

  根据现行的药品招标制度,至少要有三家经销商参与竞标才能进行投标,在只有两家的情况下要弃标然后与医院议价。而经销商想要参与医院药品竞标,首先要取得药品生产厂家的委托书,才能成为合法的投标商。

  而部分厂家通常只会把委托书发给三家经销商,在这样的条件下,就会产生两种导致中标价提高的因素:一是经销商为取得委托书,有时会不择手段,甚至贿赂厂家的决策人,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部分“成本”到最后要转嫁到招标价上;二是厂家与三家经销商在私下议定,必须在怎样的底线以上投标,以保证厂家的利益,这时中标价就不得不提高。

  第三个因素是给医生的回扣。F先生指出,部分经销商串通时,最少会将投标价提到高于市场平均零售价的30%,这部分利润是给部分医院决策医生的“好处费”。

  J先生指出,如果委托书制度得以取消或者改革,那么厂家就不再可能控制参与竞标的经销商,经销商也不太有可能串通得起来。试想,几十个经销商各怀心事,谁会向谁妥协呢?

  漏洞二

  指定商品名排挤低价药

  早前有人大代表提出质疑:为什么平价药品越来越远离患者视线?业内人士指出,这与药品招标指定商品名有关系。

  按照药品招标规定,医院有权对招标药品指定药品名,也就是指定药品的品牌即生产厂家。如前文提及的头孢曲松钠,在招标时,并非所有厂家生产的头孢曲松钠都可以进入招标范围,而会仅限于某些厂家生产的药品才能有资格被竞投。

  失去了选择药品的监督机制,某些黑心医院就有可能利用这个机会选贵药品,牟取暴利,低价药品就这样被排挤出局。所以要堵住这层漏洞,就应该由独立的、无利益冲突的第三方来选择备购药品。

  漏洞三

  招标结果可随意更改

  药品招标制度的另一个漏洞是不规范的合同。J先生告诉记者,因为以往的招标合同是没有金额限制的,经过招标后某些医院一旦认为投标结果不利于自己,就会采取换品种的方式来避开招标结果。他的公司就曾经试过中标后原本计划使用的100件变成了1件被采购,而投标方对此无可奈何。

  堵住漏洞的对策

  招标合同要注明中标金额

  不规范合同的漏洞有望被堵住,那就是将招标药品的总金额也在合同中注明。据了解,今年广东省针对招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制订了《印发2003年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了招标采购工作目标:

  ●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00%都要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纳入招标范围的药品,其集中招标采购的金额要达到80%以上;

  ●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在中标价顺加15%后的差价要有不低于60%的比例让利患者;

  ●为加强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广东省成立了以省政府副秘书长为组长,省卫生厅、省纠风办、省物价局、省经贸委、省药监局、省中医药局领导参加的纠正医药购销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各市也成立了招标工作的监督小组。

  在操作程序上,省和各市都建立了专家库,评标专家只能从中随机抽取;规范了投标报价办法,要求对评价指标和价格评价指标信息全部向投标企业公开;统一了中标结果的公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