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用品 > > 探寻黑窑洞:“走山”形成新村庄

探寻黑窑洞:“走山”形成新村庄

发布:2016-04-04 11:37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祁国忠/文 李永兰/图 当听到黑窑洞村这个村名时,相信所有人的内心都会和调查组的一样,既吃惊村庄名称的不雅,又会对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村庄,竟取了这么不雅的村名?而黑窑洞村又是否真的如村名那样,有黑窑洞的存在?怀着种种对这

探寻黑窑洞:“走山”形成新村庄

探寻黑窑洞:“走山”形成新村庄

探寻黑窑洞:“走山”形成新村庄

  □祁国忠/文 李永兰/图

  当听到黑窑洞村这个村名时,相信所有人的内心都会和调查组的一样,既吃惊村庄名称的不雅,又会对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村庄,竟取了这么不雅的村名?而黑窑洞村又是否真的如村名那样,有黑窑洞的存在?怀着种种对这个村庄的猜测,我们开始了此次的调查,而关于它的神秘面纱也开始逐渐被揭开。

  “走山”形成新村庄

  在调查中,村中老人最常提起的就是“走山”一词,而村民口中的“走山”实际上是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从后面的调查我们发现“走山”是村子的关键词,而如今我们所看的村子地形肌理也都与“走山”有关。据村中老人介绍,这里流传这“30年一次走山”说法,村子共发生过两次重大的“走山”事件,一次是在民国十三年,而最近的一次则是在1961年发生的。

  1961年的黑窑洞村山体滑坡事件,让村中老人记忆犹新。据今年67岁的李富贵介绍,196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连续四天四夜的中雨让原本黄土地貌的山体开始滑坡。“七月初五早上八点,天还在下着雨,队长出村巡逻时,发现村子背后的山在动,就赶紧召集村民跑出家门。村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并没有忙着逃生,而是收拾家中的细软和生活用品,到下午5点时村民才开始陆续逃离。” 李富贵说,“因为当时这里贫困,细软、家畜和生活用品是家中最值钱的,人们放心不下家中物品,就用了一天时间收拾这些东西。”“呼呼呼……呜呜……轰隆隆……整个山就像流水一样往下塌。”这是村中所有老人对这次山体滑坡事件的整体记忆。但幸运的是村中两户院落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新庄廓残存就是其中之一。

  “雨越下越大,待人们撤离村子后,眼睁睁的看着自家的房屋被山体冲垮,女人和孩子们的哭声响彻整个村庄,但还好没有人员的伤亡。”80岁的严永林老人说,跑下去后我们就去找附近村子的亲戚家或朋友家去借住,还有些在附近没有亲戚和朋友的人家就住进了帐篷。

  经过三年的过度,1964年,政府重新对黑窑洞村进行了规划,由政府出资村民出力,建成了当今的村子。由于在重建时,村子中心的折腰沟附近有大量的红泥潭,不适宜修建房屋,因此,才有了现在北一社南二社的村子结构。也正因山体滑坡,导致二社所在地形成了四个台地,人们才选择在面积最大且最为平整的四台上建立村庄。从此之后一社因山体凌乱,而被称为乱山。而那个用于耕田避雨的黑窑洞也随着这次事件的发生,成为了永远的回忆。

  重建家园解除“魔咒”

  “连续四天中雨”、“黄土地貌”、“山上没有草”,这是村中老人对这次“走山”事件发生的原因归纳,而这次“走山”事件的教训也如噩梦般惊醒了当时的人们。从此,人们便开始在山体上植树造林,经过50多年的努力,如今的黑窑洞山上已是一片绿荫,而这也破解了当地人们“30年一次走山”的魔咒。

  位于村庄最西部的大垫方,是大石滩水库向蒲台北部地区灌溉水渠经过的地方。据村支部书记严承华介绍,大垫方所在地在1977年以前,是一条南北方向长1公里、深50多米的大沟,而这条大沟就是“走山”构成的。1977年,为了修建大石滩水库通往赵家坪的灌溉水渠,桃红营公社、蒲台公社和亲任公社各大队组织人到该地垫沟,经过整整一年的工作终于完成了宽12米长1公里的垫沟工程。据严承华回忆,当时一个大队只有两三辆架子车,多数是人们靠着人力将土背到这里的,其辛苦可想而知,修建好后才将水渠顺利的引入到了北部的村庄。

  黑窑洞人的秦腔情缘

  在过去,人们常常以家里有几位文化人而自豪,所以不论家庭生活如何困难,他们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也要把子女送到学校上学,成为知书达理的文化人。这里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家家户户的主房里都挂有一幅中堂,每逢过年户户的大门上都要贴对联,其中的大部分是农户人家的手书,可见山村里有着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黑窑洞村地处在浅山地区,山大沟深,群众生活尚未富足。然而,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据说,明末清初,陕西的货郎、匠人来青海做生意,将秦腔带入青海的河湟流域。此后,通过庙会,将秦腔艺术在西宁、乐都、互助、大通、湟中、民和、贵德等河湟地区传播开来。一到春节,乡乡扎戏台,村村学秦腔。有道是:“锣鼓不响,庄稼不长”、“有吃有喝不算年,舞龙唱戏才过年。”伴随着鞭炮声、锣鼓唢呐声,人们把一个个春节唱得热闹非凡,把一个个日子敲得和和美美。黑窑洞人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与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

  黑窑洞如今还保留着戏台,而每当夕阳西下,古老的戏台还是略显出昔日的威武与辉煌。同样,这里的戏迷们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戏衣戏服。村庄的一些“老把式”们还存放着过去的旧戏衣,他们俗称“箱子”。他们总是舍不得丢弃,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其实这分明是珍藏值得留恋的过去,珍藏那份流传百年的戏曲情缘。

  热爱戏曲,是因为他们热爱艺术,更是因为他们热爱生活。这里祖祖辈辈的人们深深懂得,生命有限,创造无限。贫瘠的土地可以改变,匮乏的文化生活同样可以改变。而几百年的坚守正是他们不懈追求改变的最佳表现,农闲的时候,他们放歌欢唱;忙碌的时候,他们勤苦劳作,既创造物质生活,又创造美好的精神生活,而这也是一种戏曲情缘的深厚表达。

  在黑窑洞村还有秦腔剧团,从曾祖父头上开始,家族里就有了唱戏的传统。近年来,家族人筹集资金买服装、道具、乐器,唱起了秦腔大戏。这个小村庄全家族登台演出的男女老少演员多达40多人,上至85岁的祖父,下至5岁的重孙,都是登台演戏的演员。

  至此,我们已对黑窑洞村有了一个透彻的认识,而至于“喇嘛山”和“西藩沟”这两个地名,据村民介绍,因该地以前有一座喇嘛寺而得名,后因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后,喇嘛被遣散,寺院也随之被毁坏,至今在黑窑洞村的西部,还有喇嘛住所的围墙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