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辅助生殖市场逐步复苏之际,一场由某医院自导自演的恶性营销事件浮出水面。一位从业超十年的泰国医疗翻译揭露了泰国曼谷某医院通过系统性网络抹黑、虚假宣传等手段操控市场,引发行业震荡。

"双面营销"产业链曝光
根据该泰国医疗翻译的内容显示,该医院营销团队在小红书平台实施"双线作战"策略:一方面批量注册"赴泰试管求助"等话题下的高流量账号,发布经过精心设计的"医院避雷指南",将消费者引导至私域后,再通过伪造的"实地考察报告"进行转化;另一方面持续发布"翻译避雷"贴文,诬指正规翻译机构以免费服务为诱饵实施引导付费。

跨境资本暗战升级
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泰国试管医疗机构的激烈竞争。知情人士提供的股权穿透图显示,这家医院通过其在国内的关联公司在中国多地设有多家关联中介机构。其营销话术中将帕亚泰、DHC、CEF等泰国本土医院污名化为"中资背景,莆田系运作",而泰国卫生部的备案信息显示,帕亚泰医院自1992年成立至今从未有过外资持股变更记录。而通过泰国商业发展厅(DBD)查询发现,这家宣称纯泰资的医院,实际是由泰国跟香港的资本一起投资的,而非纯泰资医院。

截至发稿,已经发现该类水军营销账号均已下架对应的内容信息,微信也已经更换昵称换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