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医 > > 张坤:国强中医兴,人类大课题

张坤:国强中医兴,人类大课题

发布:2021-08-01 19:10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中西双剑合璧文|张坤今日之声科技部确认:该药有效!方舱日记|在中医方舱医院患者服用什么药?视频来源:新华社当年的那场SARS,让世界知道了中医的宝贵,这次

  Topic:中西双剑合璧

  文 | 张 坤

张坤:国强中医兴,人类大课题

  当年的那场 SARS,让世界知道了中医的宝贵,这次防疫,更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西药结合携手,双剑合璧荡疠气!

  更是让我们发出肺腑之言:国强必须中医兴,身心从容真美好!要让我们的年轻一代,从小就能接受中医知识、中医文化的教育!

  总理到一线检查防疫工作时大声疾呼:让中医插上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

  日前召开的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要加快探索推广有助于阻断轻症转为重症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

  目前,大量令人信服的事实表明,中医在防疫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新权威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平均体温恢复时间2.64天,症状消失时间5.15天,平均住院时间7.38天,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而最值得关注的是死亡率和轻症转重症率的对比,中西医结合疗的死亡率降为纯西医组的22.7%。轻症转重症的比例仅为纯西医组的16%。

  钟南山院士评价,让中医从一开始就介入,治愈率极大提升!他还积极推荐中医防疫,认为太极拳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黄璐琦日前也介绍,目前湖北地区确诊病例中,中医药参与率达75%以上,其他地区则超过了90%,治疗改善成效是显著的。

  黄院士还强调,从临床观察看,通过中西医结合分层干预,轻症患者咽干、胸闷等不适症状消失较快,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出院患者配送中药颗粒剂巩固治疗,症状明显减轻,改善率达70%,患者回访效果满意。

  一位在抗疫一线的医学专家,从专业角度分析了中西医在协同作战中的实际功效,中医通过汤剂、中成药、注射剂以及针灸、八段锦等“组合拳”进行综合治疗,有效阻止了重症向危重症的转化,为抢救危重患者搭好平台、赢得时间;而西医则采用多种方法,给予患者生命支撑、控制并发症等,“中西医协同起效,发挥1+1>2的效果,从而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救治率,减少死亡率。”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很多以中医为主的综合诊疗方案、举措、医药,直接发挥了积极临床治疗效果,而不仅是防病和调养。

  国有良医民之幸!在向一线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表示崇高敬意时,我们不能忘记在大量西医身后,还有成千上百万默默忙碌的中医医护人员和行业工作者,有浸润到中国人血脉中的中医文化滋养和庇佑!

  但是,目前全国从事中医行业和文化研究的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人才,依然奇缺;

  中医知识、中医文化,没有进入基本的生命成长教育体系中;

  正常的中医文化和相关健康知识,得不到有效科学地传播,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的媒体,包括我们这样的主流媒体,严重滞后。

  除了长期以来对中医的一些误解、不了解和偏见之外,还有一些值得深思的原因,这里只试列举其中三个,供批评指正:

  一、因为中医似乎太廉价、少利甚至无利可图,同时太耗心血与生态之力、难以投机取巧。

  中医往往不是因为一些所谓的无效被淘汰,而是因为其太廉价。曹东义在《中医近现代史话》一书中尖锐提出,多少贫寒的中医是“黄灯青卷,长夜漫漫,怎生是好”?

  中医的廉价,导致优秀的学生很少愿意选择从事中医。

  人比人,气死人,跟西医相比,中医的收入,那叫一个惨淡。

  说的可能有些绝对,但对于从事中医行业与职业的,其社会尊敬度、实际收入度、成长上升度,都相对模糊。特别是“杏林春暖沐孤苦,黄叶扶疏育百花”,自古中医扶正祛邪、阴阳混元的辨证施治理念,推动了医学生命学、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学等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护佑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的繁衍发展,其一些述而不作、师徒传脉的绝学绝技,其实是高贵而昂贵、最讲良知人品的学问技能,非一般博学专攻者所能企及!而其一些表面最廉价简易、方便实用的药材良方,其实是千百年来先贤仁者不惜牺牲生命,前赴后继、“尝百草悬壶济世” 的生命结晶,是生态文明实践、身心实证检验、扶弱济贫救人的衣食粮草(也可以说是充满慈悲功德惠利百姓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非一般只为养生、调理的哲思所能媲美!

  二、因为中医似乎太普通、难以把GDP搞上来,同时太重长远、 费成本、难立竿见影。

  “这项工作,卫生部没有人干,我来干。”

  当年一直称中医学为伟大宝库的毛泽东,在一次对中医工作的落实督办中,发此感言,举座震动!

  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实际投入,中医难以有今天的健康发展,也难以保持未来可持续发展。比如,一些地方、行业的政绩观如果出问题,就可能影响其发展。

  曾写过小文《治“病”不仅靠手术刀》提出:真正的医者之道,是治“病”于未“病”,让更多的普通人能放下对“病”的无知、漠视和恐惧。

  对于十多亿人口的大国,能摆脱贫困已是人类历史壮举,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保持身心和谐、养成中医文化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全民公共卫生大健康环境,是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比如,中医文化一直警醒人类,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比如中医自古以来就是救人疗心的仁医仁术,特别是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更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少课题值得深挖细掘。等等。

  如果我们不把已举世公认的中医文化国宝,下大功夫结合西医科研攻关、推广普及,下大力气健全机制、加大投入、研发运用,真正用于自己、用于国人,日用而不觉,治病于未病,造福于百姓,而只是因利益或偏见、短视,弃如敝履,或做点样子只为“最好可以推销到西方并受认可”,那真是愚蠢至极!

  三、因为中医似乎太玄妙、难以精确测量,同时太神奇、无法解释是科学还是文化。

  “中医不是落后,而是跑得太前”——曾为老一辈革命家调理保健的老中医邓铁涛,曾痛心疾首地说:

  5000年以来一直延续没有断代的就是中医,如果我们再不爱护它,再不努力地发扬它,那我们将来就会遭到子孙的唾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