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医 > > 乘自贸港建设东风,海南全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

乘自贸港建设东风,海南全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

发布:2020-12-31 19:10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2019年省卫健委与省委人才发展局、省医疗保障局共同研究制定了《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中医治未病改革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及7个配套文件,在全国率先将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细化为五大类共

2019年省卫健委与省委人才发展局、省医疗保障局共同研究制定了《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中医治未病改革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及7个配套文件,在全国率先将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细化为五大类共236项,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服务价格备案制,改革中医治未病专职医师职称晋升制度。目前全省17家中医院中有13家中医院成立了“治未病中心”或者“治未病科”。

“如今,全民健康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治未病’可以帮助人们通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海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工作室主任程亚伟说。

今年6月18日,该院完善升级后的治未病中心正式揭牌。作为展示中医特色的平台,治未病中心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贯穿到工作的全环节,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中医特色医疗服务。

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推动建设省治未病中心,在所有公立中医类医院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设立“治未病”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创办规范的中医治未病机构,开展中医健康体检,提供规范的中医健康干预服务。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建立健康管理组织与中医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机制,在社区开展试点,形成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个人多种形式的协调互动。探索集中设置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打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的中医药服务区域,并推动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同时注重健康维护、发展治未病和康复等多元化服务。

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探索“医疗+旅游”的海南经验

老三亚人或许还记得,2002年,三亚市中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抬着理疗床,到酒店给国外的客人做中医康养服务的一幕。那是海南乃至全国早期的医疗旅游“雏形”。

18年来,三亚市中医院以“中医疗养游”服务为特色,奋力开拓国际市场。截至目前,该院已为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政要在内的10万余名外宾,提供了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如今,三亚市中医院建立了三亚国际友好中医疗养院这一市场化平台,推出了中医旅游的“套餐”:自主研发的“喜松堂”等近300种中医药健康产品,搭配包括通督正脊、养生药膳、温泉疗养、中医文化体验等9个中医健康旅游项目和15类疗养套餐,受到了中外游客的青睐。

2018年9月,三亚市中医院启动与涉外旅行社的合作,三亚成为境外游客体验中医文化的“网红打卡地”。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几乎每日都有外国游客组团进出三亚市中医院,体验中医理疗项目,购买中医药健康产品。

“体验中医理疗,是俄罗斯等国游客向往三亚、逗留三亚的理由之一。”三亚国际友好中医疗养院副院长袁爱林告诉笔者,“每年疗养院大约接待客人5万人次,其中外宾接待量占20%左右,目前医院正在和迪拜洽谈医疗旅游相关合作。”

不止公立医院发力,民营机构也在中医旅游国际市场中力争上游。位于大东海附近的三亚太极康体养生中心,已成为很多俄罗斯游客熟悉的“老招牌”。这家民营中医康养机构从2006年开业至今,80%的客人都是俄罗斯游客。

“刚开始营业靠口碑,随着国外客人越来越多,我们就开设了一个面向俄罗斯游客的网站。”该中心负责人说,每年冬天很多俄罗斯客人会乘着包机飞来三亚,不少人成了店里的老客户,针灸和中医按摩是他们最喜欢的服务项目,养生中心也由1家门店拓展到3家。

中医旅游国际市场之“火”在全省其他城市也逐渐点燃。海口市深度挖掘观澜湖旅游资源,引入国内中医老字号入住,接待了来自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近600名外宾,提供中医外治、食养、传统功法等多种中医治未病服务;琼海市充分发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影响力,成立博鳌超级中医院,高起点、高标准拓展国际市场,组织接待了俄罗斯、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外宾来琼体验中医药康养服务,丰富了乐城国际医疗服务内涵、提高了海南医疗旅游知名度。

为了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我省制定了《中医药服务贸易服务规范》和《中医药健康旅游与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建设规范》两项地方标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以此引导我省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确定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3个海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和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建设单位,进行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的探索和试点创新。

省卫健委出台了《关于推进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公立医院放开手脚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三亚市中医院自主研发“鹧鸪茶”等健康产品46种,每年接待境外游客逾万人次,在哈萨克斯坦成立了“阿拉木图中医中心”,是中国-亚欧国家中医药疗养国际合作基地,被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2019年,全省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和社会办中医机构中医药服务贸易额达4000多万元。

保护、挖掘黎族医药文化 传承与发展海南中医药“瑰宝”

海南黎族同胞在同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独特而灿烂的黎族医药文化,成为我国民族传统医药宝库的一朵奇葩,更是海南民族医药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挖掘、抢救、保护黎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海南各界黎医黎药专家也坚持把传承和弘扬民族医药为己任,先后发明了内服、外敷、蒸熏、捻痧、配药等独特疗法,对毒蛇咬伤、外伤骨折、伤寒以及传染病、妇科等疑难疾病有显著的疗效,许多医疗验方还被广泛采用,并被列入国家中医药宝典。

2020年8月6日上午,海南省中医院黎族医药门诊正式开诊。这是省内首个由三级公立医院设置、完全基于黎族医药诊治经验且服务功能较完善的黎族医药特色门诊。

“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海南本土医药,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促进民族团结交流。”海南省中医院党委书记蔡敏表示,该黎族医药门诊开诊,是省中医院中医学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

未来,省中医院将以黎族医药门诊成立为契机,继续深挖黎族医药宝库,通过走访老黎医、开展黎药资源普查和科学研究等,推动黎族医药发展,开发黎族医药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独特治疗价值。

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我省南药和黎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工作正在有效开展。利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4000万元,在我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所需重要中药材的原料药材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个和国家级中药资源的种质资源库1个,为全国中药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对海南黎族医药资料进行初步的较系统、全面的挖掘整理,完成了我省首部《黎族医药》审编、出版工作。组织开展海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对南药、黎药、海洋药的普查,以及海南民间传统医药知识进行收集整理,目前已完成全省中药资源普查,其中调查样地共652个、样方19560个,拍摄影像资料共175411份,采集腊叶标本21509份、药材样品1341份。根据部分整理资料显示本次普查成果亮点突出,初步统计发现中国新记录种1个,海南新记录属种3个;申报国家专利1项。编辑出版《中国中药资源大典(海南卷)》(1-4卷)、《海南中药志》《海南省中药资源概论》等权威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