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阴道 > > 你我身边的糖尿病

你我身边的糖尿病

发布:2019-01-09 06:19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你我身边的糖尿病-新闻频道-和讯网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下面列举的这些现象你符合几条?

  1. 出现口干、多饮、排尿量增加等现象,又找不到明显原因。

  2. 饭量增加,但体重下降,且较易疲倦。

  3. 餐后出现反应性低血糖,表现为疲乏无力、出汗、颤抖、饥饿难忍。

  4. 肥胖者。

  5. 有糖尿病家族史。

  6. 妇女有巨大儿分娩史(分娩的新生儿体重超过4公斤),反复流产或胎死宫内等异常产史。

  7. 反复发生皮肤疮、疖、痈。

  8. 伤口愈合非常缓慢或手术伤口不易愈合。

  9. 男性发生阳痿。女性常发生阴道异常干燥或外阴瘙痒。

  10. 少年儿童无明显原因出现疲乏无力、多饮、多尿。

  11. 经常或者反复发生感染,比如泌尿系感染、疖肿及霉菌感染。

  12. 易出现无痛性心肌梗塞或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衰者。

  13. 出现突如其来的视力减退,或白内障发展迅速。

  14. 出现原因不明的尿潴留、尿失禁,及产生尿液多泡沫现象。

  15. 出现原因不明的手足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行走时似踏在棉垫上。

  16. 出现经久不愈的肩周疼痛、僵硬、抬手和转肩吃力。

  17. 出现顽固或间歇性腹泻,其特点是:日排便2~10次不等,常于餐后、夜间或清晨发生;大便呈糊状或水样,或表现为脂肪泻;也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18. 反复发生灼伤样皮肤水疱者。

  有了上述症状,还不能确定你是否真的患有糖尿病,应到医院做静脉抽血检查,以抽出的血糖浓度为准。根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对糖尿病的最新诊断标准,简单地讲,如果血糖升高达到下列两项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时,可诊断患有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 或者餐后2 小时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基本常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胰岛素分泌及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血糖高、尿糖多造成的三多一少,如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多、体重减少;另外就是并发症造成的症状,如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病变,是一种终身疾病。

  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如下:

  1.多尿、烦渴、多饮

  由于糖尿、尿渗透压升高而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多,一日总量常在2-3升以上,偶尔可达10余升。因多尿失水,患者烦渴、多饮,其严重程度与血糖浓度、尿糖量和尿量成正比。

  2.善饥多食

  由于大量糖尿和糖分未能充分利用,伴以血糖过高,刺激胰岛分泌,食欲常亢进,易饥饿。如果患者食欲突降,甚至厌食,则应警惕存在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3.疲乏、消瘦、虚弱

  由于糖代谢障碍,高能磷酸键减少,氮负平衡,失水,重症者更有酮症酸中毒与电解质失衡,患者易感疲乏,虚弱无力,并且面容憔悴、精神不振、体重减轻等。久病幼儿身材矮小瘦弱、脸色萎黄、毛发干枯,生长发育受阻,体力多虚弱。

  4.皮肤瘙痒

  多见于女性阴部,多由尿糖刺激所致。有时可并发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性阴道炎,瘙痒更为严重,常伴以多量白带等分泌物。

  5.其他症状

  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失调、便秘和视力障碍等。病程长而病情严重者,常可出现心血管、肾脏、脑、眼、肌肉、关节等并发症。肝脏亦可肿大,适当治疗后可恢复。少数患者可见皮肤发黄和胡萝卜素血症等。

  早期轻症常无症状,病情较重或失去控制时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减轻等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高血糖及糖尿。有些患者出现并发症时才发现患有糖尿病。

  常见分型

  糖尿病根据发病机理, 可分为糖尿病I型(Type 1 DiabetesMellitus)和糖尿病II型(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I型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故不能把血中过多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导致血糖长期过高。一型糖尿病多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失常,破坏胰脏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原因还未完全掌握,另外亦可能与遗传及病毒感染有关。

  糖尿病II型患者:起初的胰岛素分泌大都没有问题,主要是由于体内的肌肉和脂肪中分布的胰岛素目标细胞(target cell)和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形成胰岛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使细胞不能有效摄取及利用葡萄糖,导致过多糖分积存在血液。

  关于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来说,主要与下面因素有关:

  引发糖尿病的因素

  遗传因素

  目前大多认为,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着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糖尿病I型(胰岛素依赖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糖尿病II型(非胰岛素依赖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II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I型。

  精神因素

  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肥胖因素及体力活动减少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研究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可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25-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这是肥胖老年人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营养过剩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潜在的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

  感染

  有研究认为,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着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另有研究认为,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等可导致胰岛β细胞损害,而引发I型糖尿病。

  妊娠

  有专家认为,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诱发糖尿病。

  基因因素

  目前研究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糖尿病Ⅰ型,是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糖尿病Ⅱ型,是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

  糖尿病饮食误区 Q&A

  Q:多吃素食粗粮是否有益无害?

  A:一般来说,素食粗粮(如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等)含膳食纤维较多,有降糖、降脂、通便的功 效,但是吃太多的粗粮,有可能增加胃肠的负担且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Q:无糖食品多吃无妨的说法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