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亚健康 > > “山妹子”回山记

“山妹子”回山记

发布:2018-12-19 06:11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农人心语: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山里处处是宝,就看你怎么“挖”。农人档案:廖玉娥,来自夷陵区下堡坪乡赵勉河村的85后。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富士康公司从事外贸客服

“山妹子”回山记

  农人心语: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山里处处是宝,就看你怎么“挖”。

  农人档案:廖玉娥,来自夷陵区下堡坪乡赵勉河村的85后。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富士康公司从事外贸客服工作,2016年回乡创业,先后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宜昌天一现代职业培训学校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为宜昌禾元甲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副理事长。

  农人晒单:带领合作社发展林下药材20余亩,惠及周边村民40余人,今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万元。

  娇小、可爱,是廖玉娥给人的第一印象。一身及膝的连衣裙和刚过耳的短发,怎么看都带着一股都市女郎的娇俏与时尚。

  上了山,廖玉娥才真正展现出自己“山妹子”的本色。上山的路被树干和灌木拦住,只见她拧着裙摆,一猫腰便钻了过去,还不忘介绍脚下的药材。“这边种的是三七,那里是白芨,前面还有野生的干巴菌。”整片山里野生的、种植的药材,基本上没有她叫不出的。

  自2016年成立合作社以来,她已在脚下的这片山头奔走了近3年。从一开始的跌跌撞撞到逐渐风生水起,廖玉娥的创业路就像脚下的山道,尽管并不平坦,却能越走越高。

  走,回山里去

  廖玉娥觉得自己就是个“山妹子”,生在夷陵区下堡坪乡的一户农民家,从小就在林间嬉戏玩耍。“我家就在山顶上,一眼望过去全是山。”说这话的时候,她转头望了一眼窗外的大山,眼里尽是眷念和满足。

  随着求学、工作,廖玉娥的脚步从村外走到乡外,再到市外、省外……眼前的世界越来越大,这片山林却越来越远。

  2009年,刚刚23岁的廖玉娥大学一毕业就当起了“南漂”,远赴深圳,在一家企业做起了外贸客服工作,一干就是6年。

  “一年能挣十来万,但就是累点。”她口中的“累点”是长期加班和久坐带来的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各种“现代病”。

  身体的亚健康和远在他乡的漂泊感让她愈发思念年迈的父母和家乡的绿水青山。2015年底,廖玉娥做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选择——辞职回乡。

  廖玉娥注意到,现代人对养生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年轻消费群体正在崛起,下堡坪一带盛产多种中药材,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开发。适逢学中医的中学同学冯坤洲正筹备做药材种植,两人一拍即合。

  “创业就是个不知疲倦的过程”

  2016年5月,廖玉娥拿出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家当,和冯坤洲等4位同乡青年共同投资30万元,成立了宜昌禾元甲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专注于本地濒危药材的种植、繁育、科研、加工及销售,社址就定在海拔1100米的下堡坪乡十八湾村。

  从合作社基地到山下,得经过数十里的盘山公路。为方便工作,廖玉娥考了驾照,可山上路窄弯多,实在难以驾驭,她只能硬着头皮上,“刚上路时,从合作社到小溪塔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竟开了三个半小时。”

  “不过现在我也是‘老’司机了。”廖玉娥说。拖药材、接客户,同样的路一周至少得来回三四趟。

  为了弄懂药材知识,她不断查询资料,四处向人请教,手机里四五十个微信群是她最常光顾的“乐园”;为了摸清生长环境,她走遍夷陵、当阳、远安、巴东……上悬崖,爬峭壁;为了掌握网销技巧,她潜心钻研考取电子商务师资格证,开始“互联网+”的全新尝试;为了提升专业技能,她两次报名参加宜昌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合作社经营管理及食用菌生产培育知识。

  创业后的“山妹子”比在深圳工作时更忙了,但她从不喊累:“创业就是个不知疲倦的过程,吃点苦算什么?”说这话的廖玉娥眼里熠熠闪光。

  技术送出去,能人唤回来

  今年5月,十八湾村遭遇了一场冰雹,合作社的大棚遭了殃。第二天,看着散落的架子和耷拉的棚布,廖玉娥心疼棚里的白芨苗子,二话没说带着工人开始重建。这一地青绿的苗子是合作社的宝贝,更是廖玉娥和冯坤洲心血的结晶。

  2016年初,合作社采购回来的白芨苗因贮存技术不成熟发生霉变,几万块钱打了水漂。两人忙活了整整一年,不知经过多少次反复试验,才最终找对路,掌握了白芨直播育苗技术。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山妹子”并没有将技术捂在怀里,而是传授给了更多的人。

  “当初成立合作社时其实是有点茫然的,好多事不知从何下手”,廖玉娥说,是职业农民培训让她有了清晰的思路,结识了很多老师、前辈,吸取了经验,“如今,自己有了心得,也非常乐意分享”。

  她应邀当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的讲师,先后几次向全市来参加培训的学员分享中药材种植和电子商务经验。面对在田里劳作了一辈子的农民,32岁半路出家的廖玉娥讲起课来总能“直击要害”,句句到点,格外令人信服。

  “因为我们的技术都是自己在田里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廖玉娥摊开手掌,指根布满了老茧。

  如今,合作社已发展林下药材20余亩,年销售达10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40多位农民就业。她总结的白芨育苗技术吸引了全国各地农友前来取经。下一步,廖玉娥打算继续扩展基地,并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海拔药材的育苗技术。

  “技术多了,能讲的就多了,就会吸引更多人来山里‘挖宝’了。”“山妹子”期待着能有更多人回山,一起把大山变得更美、更好。(记者 张虹 宋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