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性 > 精子异常 > > 《十月》创刊四十周年︱谢冕: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

《十月》创刊四十周年︱谢冕: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

发布:2018-10-20 06:08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那一年十月,中国的天空响起了惊雷。雷声把人们唤醒,他们迎着秋天的阳光,擦干眼中的泪水和身上的血迹,告别十年噩梦,开始了新生活的追求和梦想。

《十月》创刊四十周年︱谢冕: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

谢冕在《十月》创刊40周年座谈会上
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
谢冕(北京大学教授,知名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
那一年十月,中国的天空响起了惊雷。雷声把人们唤醒,他们迎着秋天的阳光,擦干眼中的泪水和身上的血迹,告别十年噩梦,开始了新生活的追求和梦想。这十年的苦难太沉重,也太惨烈,人们都在考虑如何结束过去,创造未来。政治家们有他们雄心勃勃的事要做,他们在筹划着创造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与过去任何时期相比都不逊色的伟大的工程。在最先醒来的人们中,有社会最敏感的神经的文学家们——包括作家、诗人、文学批评家以及默默奉献的文学编辑家们在内的全体文学工作者——他们也隐约地感到了特殊时期对于文学重建的召唤,也有一个发自内心的对于这一庄严事业的悄悄的激动。

《十月》创刊四十周年︱谢冕: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

《十月》创刊号
北京历来是开风气之先的城市。一份后来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大型文学刊物,在20世纪70年代那场巨大灾难落幕之后诞生了。刊物赶在改变中国命运的那个划时代的会议之前创刊,它是一个时代开始的象征,更像是一个传送信号的气球,向久经苦难的人们预告一个新时代的降临。这就是《十月》。
《十月》创刊的时候,文学界正是满目疮痍,一派萧瑟的景象。人们面对的是一片精神废墟。从昨日的阴影走出来,人们已不习惯满眼明媚的阳光,长久的精神囚禁,人们仿佛是久居笼中的鸟,已不习惯自由地飞翔。文学的重新起步是艰难的,它要面对长期形成的思想戒律与艺术戒律,它们的跋涉需要跨越冰冷的教条所设置的重重障碍。也许更为严重的事实是,因为长久的荒芜和禁锢在读者和批评者中所形成的欣赏与批评的惰性。文学每前进一步,都要穿越那严阵以待的“左”倾思维的弹雨和雷阵,都要面对如马克思所说的“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①的欣赏惰性的自我折磨。
十月的阳光是明媚的,但十月的秋风又有些让人感到了寒气的逼近。但毕竟,文学已经听到了时代的潮水在远方涌动的声音。《十月》一旦选择了诞生,它就不打算停止自己的脚步。哪怕遍野荆棘,它也要滴血前行。刊物出版的第二年,就有一场关于《飞天》的遭遇战。一个以饥荒和动乱为背景的爱情,受到了强暴。作品第一次涉及了对于“文革”、高级干部滥用权力以及腐败的揭露,它理所当然地引起了舆论的关注。这段故事已成过去,二十余年后抚今追昔,不能不惊叹作者和编者的睿智和胆识。当年的风风雨雨,如今成了一则起于青萍之末的风的预言。它的警策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文学原是社会良知的一盏明灯,它又是社会病变的显微镜,有时甚至也能成为一副杀菌剂。为了这种目的,它往往要付出代价,但亦在所不惜。
在难忘的岁月里,在我们的心灵中,永远镌刻着那披着长巾凌空起舞的美丽的女神的形象。艺术匠师们凭借着他们非凡的想象力,让飞天在自由的天宇中翱翔。她是苦难的见证,也是人间真情的见证。就这样,刊物在思想解放的大时代里,以勇敢而机智的姿态追求并创造着,迎接艺术解放的大时代的到来。它以自己骄人的业绩,而成为新时期文学的勇猛的先行者和崇高目标的实践者。

《十月》创刊四十周年︱谢冕: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

鲁迅:《药》

《十月》创刊四十周年︱谢冕: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

茅盾:《春蚕》
随着20世纪70年代的结束,中国文学进入了伟大而辉煌的80年代。中国文学满怀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它已经预感到一个文学的新时代的到来,而且正以充盈的浪漫情怀,以自己坚定、勇敢和创造性的劳动去迎接这个时代。一方面是要修复文化虚无主义和“新纪元”论造出的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以及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一方面是要修复与一切外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文学传统的断裂。这从1978年8月出版的第一期刊物所设置的“学习与借鉴”栏目即可看出。在这与千万读者初次见面的时候,《十月》刊登了鲁迅的《药》、茅盾的《春蚕》、屠格涅夫的《木木》以及都德的《最后一课》,并分别佐以欣赏分析的文章。编者“接续”传统的意图非常明显。那时,长久的与世隔绝,造成的视野的闭塞,观念和方法的陈旧,使当日的中国文学家个个都成了饕餮之人。他们饥不择食,贪婪地吞食一切,以弥补长久的文化饥饿。

《十月》创刊四十周年︱谢冕: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

屠格涅夫

《十月》创刊四十周年︱谢冕: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

都德
中国新时期的“文艺复兴”,就这样在修复与传统的断裂以及引进新知的大背景下展开了。他们心照不宣,有着一个宏阔的计划,即要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使中国文学夺回失去的时间并开始正常的运行。在文学做梦的年代,《十月》也是一份引人注目的走在前面的刊物。至今人们阅读它当日发表的那些文字,依然难以抑制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人们很难忘怀那个晚霞消失的时候,在泰山极顶庄严绮丽的夜色中所进行的那场劫后重逢的对话。深重的悔恨和自省,激情的燃烧及退潮,经历历史沧桑的人们,在落日的余晖中把灾难的记忆留在了身后,憧憬着更加理性、更富哲理的人生,那时节——
只见火红的夕阳正悬挂在万里云海上,开始向天空投射出无比绚烂的光辉。青色、红色、金色、紫色的万丈光芒,像一面巨大无比的轻纱薄幔,在整个西部天空舒展开来,把半个天穹都铺满了——这光轮在进入云涛之前,骄傲地放射出它的全部光辉,把整个天空映得光彩夺目,使云海与岱顶被全部镀上了一层金色。②

《十月》创刊四十周年︱谢冕: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

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发表于《十月》1981年第1期
这是一场庄严的告别,更是一场伟大的迎接,迎接那经历了阵痛之后的更加辉煌的日出。“许多只能在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都已经随着这一个时代的过去而永远地过去了”。也许没有过去的是那刻骨铭心的记忆,以及记忆带来的悔恨与彻悟。整个80年代,中国人和中国文学都沐浴在这样一片《十月》给予的激情之中。《十月》没有辜负诞生了它的时候,它勇敢而智慧地穿越险象丛生的开阔地,绕过一丛又一丛可能触雷的榛莽,而把文学的争取和希望留给了这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新时期。不是没有痛苦,也不是没有欢乐,而是在痛苦的反思之后迎接了文学复兴的欢乐。那一切是多么难忘,当我们那变得澄澈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只雁,三只,五只,终于组成了雁阵,“雁阵用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民族的文字,在苍穹上写了一个铺天盖地的‘人’字”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为这伟大的争取和觉醒而自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