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性 > 精子异常 > > 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为卓越而“破茧”(2)

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为卓越而“破茧”(2)

发布:2019-05-31 06:19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科学研究是一类特殊的劳动。尤其是基础研究,从事的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性劳动,通常所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此并不完全适用。科学家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执着于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刘小龙说,由狂热的爱好所带来的工作投

科学研究是一类特殊的劳动。尤其是基础研究,从事的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性劳动,通常所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此并不完全适用。“科学家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执着于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刘小龙说,由“狂热”的爱好所带来的工作投入,根本无须“算工分”来督促、激励,“我们要设计的制度,应该不同于通常的绩效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解除对优秀人才和前沿研究的束缚,让他们能够放手发展”。

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心设计了这样一套制度:进入卓越中心的课题组,前三年不作考评,待三年期满进行一次考评,如果考核通过,则过五年再进行考核。

这样的考核周期是否太长?进入卓越中心的研究组会不会懈怠?李林说,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届满三年之后,每年在遴选团队时都会保持一定的淘汰率。比如,2015年首批选入的团队,去年有10个离开了卓越中心。

“卓越中心不养懒人,中心的团队必须永远追求卓越!”李林说,这才是规则设立的初衷。他相信,一个好的制度必定会让优秀的人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陈玲玲的话印证了李林的观点。自2011年回国,她在非编码RNA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系统工作,如今已在这个领域国际学术界拥有相当响亮的名声。2015年申请加入卓越中心后,她觉得考评本身的压力并不大,更多压力来自自身。

“非编码RNA研究领域里多个知名国际会议每年都会邀请我去作报告,从去年开始我也被邀请担任重要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那么每次报告,我总要带给同行一些新的想法、新的进展才行。”陈玲玲说,要保持住前沿、领先的地位,就必须不断努力前行。

在去年的评估中,陈玲玲从科研骨干“升级”为核心骨干,她每年获得的稳定资助也将有所提升。

“其实,在进入卓越中心后,很多青年人才成长都很快。”刘小龙说,从2015年到2018年,卓越中心的科研团队中一共新增了16位“杰青”,占4年来全国生命科学、医学基础领域总人数的8%。

2012年回国工作的邹卫国,就是在加入卓越中心之后评上“杰青”的。他曾经在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博士后,对科研环境有着自己的判断:尽管国内在骨方面的基础研究刚起步,他无法像在美国那样找到很多小同行,却可以遇到生命科学其他领域的优秀专家。

“卓越中心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我已与不少优秀科学家开展了合作,开始有一些较好的工作发表。”他觉得,中心所营造的学术氛围对他评上“杰青”起着重要作用。

刚加入卓越中心一年多的孙林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年轻教授。在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来到中国科大开始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开展独立研究,他坦言,能够加入卓越中心对他的科研起步帮助很大。

“在清华,我接受了冷冻电镜领域的系统训练,但在具体研究蛋白质时,却容易‘钻牛角尖’。通过卓越中心的平台,我可以与很多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老师进行交流,得到很多帮助。”孙林峰说。

心无旁骛、潜心致研,是优秀科学家最期待的研究环境。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科研处处长胡光晶表示,对一个科研机构来说,要服务好科学家,在管理的建章立制上,尤其要平衡各种规制,管理人员需要付出更多。

2016年4月开始,中心为入选科研团队的实验室“管家”组织了“秘书培训交流会”,提升他们服务研究团队的水平。在这个每季度召开的交流会上,各职能部门将最新政策举措、实操流程,详细介绍给他们。

此外,卓越中心还设立了主任基金,对一些重大原创成果、重大战略性技术与产品、重大示范转化工程进行布局,鼓励科学家大胆探索。比如,胰岛成体干细胞的发现和胰岛的体外重建,是主任基金支持的第一个项目。

“目前,这笔200万元的经费主要用于解决研究组与医院合作中制备生物样本的经费。”刘小龙介绍,这是其他渠道经费难以解决的问题,“过去,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多用小鼠、线虫、果蝇来做实验,注重理解生命现象。但现在卓越中心聚焦国家人口与健康的战略需求,我们应该更大胆地将基础研究与人的生理、病理结合起来”。

振翅

经过3年来的动态调整,如今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共有来自全国13个科研机构、高校的70位科研骨干,平均年龄45岁。自2015年启动筹备以来,卓越中心在建设期内,获中科院各类支持经费共计5000余万元。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的架构对于稳定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刘小龙说,在改革过程中难免存在人才队伍流动幅度偏大的状况,而卓越中心柔性的人才组织方式,使得科研团队的组织避免了人事关系变动等矛盾,给人才以更大的自主选择权。

“能够进入卓越中心,对刚回国、刚起步的年轻人是一种认可与激励。”邹卫国说,精神激励、归属感,对他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很有意义。

制度激发创新潜力,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从筹建至今,正式运行不到两年,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力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过去3年,卓越中心已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论文40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和/或通讯单位发表研究论文340余篇。其中《自然》6篇、《细胞》4篇、《科学》3篇。

在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该中心“揭示胚胎发育过程中关键信号通路的表观遗传调控机理”“提出基于胆固醇代谢调控的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发现精子RNA可作为记忆载体将获得性性状跨代遗传”三项入选。

“DNA去甲基化的分子机理及其生物学意义”“卵子介导细胞重编程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两项研究斩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成果的产出,离不开人才的成长。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除新增16人获“杰青”外,分子细胞卓越中心还新增4人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新增8人获“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其中,有两位青年科学家获得了国际重要奖项:陈玲玲获得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周斌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研究员奖。

在卓越中心稳定支持基础科研,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下,近年来,该中心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项,并有组织地加强与临床医疗机构的合作研究,探索体制机制突破、聚焦共同研究方向、促进基础临床衔接。

“中心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项目组织等方面寻求深层次合作;与上海市胸科医院在胸部肿瘤、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治等方面开展研讨合作。”刘小龙说。

目前,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已开始在生命科学的国际前沿方向进行布局,谋划酝酿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