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 > 两性 > > 2020年人类骨骼考古:关注古代人类健康,复原社会文化(2)

2020年人类骨骼考古:关注古代人类健康,复原社会文化(2)

发布:2021-06-14 19:35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战国楚墓“斩首”现象 郑州双槐树仰韶文化遗址出现枕骨穿孔现象,通过三维建模和高精度CT扫描技术,分析颅骨穿孔的方法及工具、穿孔动机,丰富了史前人类开颅材料,对于阐明颅骨穿孔这一古老习俗在中国的起源和分布

战国楚墓“斩首”现象

郑州双槐树仰韶文化遗址出现枕骨穿孔现象,通过三维建模和高精度CT扫描技术,分析颅骨穿孔的方法及工具、穿孔动机,丰富了史前人类开颅材料,对于阐明颅骨穿孔这一古老习俗在中国的起源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社会的人口问题是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难点之一,人类学家利用墓葬出土人骨试图复原古代社会的人口规模、性别比例、人口发展等,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李楠首次采用“人口考古学”方法对周原西周人口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周原地区西周时期的成人年龄、预期寿命、人口密度、人口发展以及人口健康等,对进一步开展古人口学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学家一直关注古代人群的身高、体重和体型的变化以及原因的探讨,个案研究中也都关注特定人群的身高问题。豫北商周成年居民身高研究显示,豫北地区男性居民身高从新石器至商代呈下降趋势,从商代至汉代呈增加趋势,女性居民的身高保持稳定。商周时期两性居民身高的性二型性增加,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商周时期女性的家庭与社会地位逐渐下降,两性不平等现象加剧。
山东焦家大汶口文化人群内部存在男少女多的性别比例失调问题,与多数遗址不同,原因不明。体型方面,两性身高差异指数不大,说明焦家两性在社会地位、营养摄入等方面差异不大,不同阶层的人身高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焦家遗址两性出现了初步的分工。
骨骼形态与人类社会文化现象
某些社会文化现象或社会风俗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骨骼的变化,人类学家通过骨骼的变化试图复原古代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交流发展。
山东大汶口文化人群有口颊含球的习俗,导致口腔和牙齿变形,研究认为这可能是大汶口人群中少数女性特殊地位的一种象征或标志,该行为很可能对后世给死者口内含贝币、玉琀等饭含葬俗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了解新石器时代人群行为、社会等级的起源与发展、新石器时代社会复杂化进程、文明进程的发展层次具有重大意义。
人骨上跪踞面痕迹在商周时期比较普遍,反映了普遍性的跪坐习俗,与性别、社会等级无关,与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跪坐姿势下人骨变异情况的认识,以及所反映出来的古人生活状况。
山东北部辛置墓地和天津蓟县桃花园明清时期墓地女性缠足导致足骨形变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个体骨骼形变类型和程度不同,但是缠足后所有女性的两足运动生物力学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同时总结了判断缠足的依据,功能压力分析能够有效地解释缠足个体足骨形变的成因及过程。
郑州双槐树和南阳八里岗仰韶文化人群中的头骨枕部变形现象受到了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影响,同时该文化习俗向河南淅川下王岗、湖北房县七里河以及四川、贵州传播,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传播链。
人类骨骼考古的专题研究也有所发展。新疆扎滚鲁克墓地古代儿童牙齿磨耗研究,对扎滚鲁克古代儿童的食物成人化倾向、食物结构以及可能存在的牙齿工具性使用行为和社会分工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扎滚鲁克墓地古代儿童头骨投影面积的年龄变化与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展示了该人群儿童头骨的生长发育模式,对了解古代儿童头骨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理论、方法和技术的进步
现在的人类学研究除了传统的形态学观察、测量、统计分析外,更多的借助解剖学、病理学、计算机技术、高分辨率 CT 扫描技术、三维模型复原等新技术,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等多种计算机软件开展多学科研究,且逐渐成为人类学的主流。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山顶洞101号男性头骨的三维颅面虚拟复原,再现了更新世晚期人类的脑颅及面部的形态特征,为古人类颅面复原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资料。同时,需要反思虚拟复原精度的差异对头骨测量数值的影响。
高分辨率工业CT扫描四川资阳人头骨化石,更清晰地观察资阳人头骨内部解剖结构,对重新认识资阳人在人类演化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经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后完成三维重建,利用影像学资料观察不同横截面的二维形态,发现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居民C型根管形态的发生率为51.47%,首次指出该地区古代居民C型根管的高发生率,填补了考古研究中根管形态方面的空白。
三维技术对安徽白鹭洲战国墓墓主开展容貌复原工作,对于展示和认识当时人群的容貌具有重要作用。
对全新世华中、华北地区的农业人群的肱骨骨干骨密质厚度的二维可视化及其定量分析,揭示出全新世人群在肱骨骨干骨密质厚度分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
基于三维人脸模型图像,利用曲率和邻域信息,结合人工测量数据分析中国人群面部表型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男性的鼻部整体比女性更大更前凸,而女性的面部更为扁平。
个体数据分析揭示汉族头面部测量特征的南北差异较大,以广西为代表的南方汉族和以河南为代表的北方汉族头面部测量特征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面部区域,以鼻部特征最为明显。
利用传统形态测量、CT扫描重建、三维几何形态测量以及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结合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手段研究现代人股骨远端形态变异及其功能适应性,对于了解人类股骨的功能和适应变化以及人类直立行走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疾病和创伤研究中一般会采用肉眼观察、显微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高分辨率CT扫描的等技术和方法,相互结合,多视角、多技术联合攻关。
多学科和科技手段为支撑,开展综合研究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从食物来源角度揭示了人与环境以及生业模式之间的复杂关系。
通过对广西邕宁顶蛳山遗址距今约9000-7000年的个体进行了同位素和人口学分析,表明顶蛳山文化居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与同期农业人口的比较也揭示了顶蛳山文化渔猎采集者的平均预期寿命似乎更高。
对河南南洼遗址二里头至东周时期人骨同位素研究发现二里头至东周时期人食用的C3作物比例有所上升,表明农业体系的多样化。
河南城阳城等遗址同位素研究,揭示出贵族肉食摄入水平超过其他社会阶层,贵族在饮食上也存在地域性差异。
山西金茂园遗址人骨同位素研究,揭示了粟作为主的农业和多样化的动物饲养方式,揭示了鲜卑和汉族的融合过程。
新疆阿依托汗一号墓群的研究,在揭示当地先民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方式的基础上,为粟黍沿亚洲内陆山区走廊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证据。
内蒙古福路塔墓地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提出该地先民的生业经济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业和狩猎经济。这可能与秦汉时期迁徙大量中原农耕人口到内蒙古地区进行北方边地的开发有关。
黑龙江省绥滨县东胜明代墓地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数据,重建了该遗址先民的多元生业经济,探讨了明代东北边疆的生业经济情况。有学者梳理了北方多个遗址的同位素数据,讨论了中国北方主粮由粟到麦的过程和生业模式的转变。
除了对国内考古遗址出土骨骼材料的研究外,跟随中国考古学家国外考古的脚步,中国学者也开展了国外考古材料的分析研究。相关学者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揭示乌兹别克斯坦拉巴特墓地先民的食谱特征是以动物蛋白为主,植物性食物来自麦作等C3类植物,不同个体之间食谱特征没有明显差异,这代表了牧业为主的农牧混合经济模式。
同时,同位素研究也呈现多学科融合的趋势。学者通过对大汶口文化遗址进行了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同位素研究的综合分析,分别探讨了古代人群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种族等与饮食的差异性关系等。四川大邑高山古城遗址出土的人骨和牙齿同位素分析表明该人群主要以C3类食物为食,而牙本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粟黍作物在其先民断奶过程和童年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该人群断奶行为在2.5~4岁之间完成。同时,该研究为探讨稻粟混作区的粟作农业在先民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向南方传播和扩散的进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两本同位素分析研究的专著的出版。屈亚婷的《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视角下的考古中国》,以我国古代饮食文化为背景,以考古学文化发展为脉络,深入解析我国不同地区人类社会经济的演变规律,并提出有关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的新见解。周立刚的《举箸观史:东周到汉代中原先民食谱研究》,以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稳定碳氮同位素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和考古背景材料,对东周到汉代中原地区先民的食谱特征展开综合研究。该研究一方面说明东周到汉代发生的社会变革对先民食谱产生了显著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这一科技考古手段在历史时期考古研究中的巨大潜力。
锶同位素分析广泛应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示踪人类或动物迁徙行为研究。王学烨等人建立了中国第一张适用于生物领域的锶同位素等值线图。该研究认为,受到各构造块体不同地质条件的驱动,中国的锶同位素比值分布范围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此,锶同位素物源分析在中国古代人群和动物迁移行为研究中大有可为。

古DNA田野采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