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 > 心理 > >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主持人与嘉宾的心理互动分析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主持人与嘉宾的心理互动分析

发布:2016-04-30 10:00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摘要: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主持人与受访嘉宾良好的心理互动,是支撑双方交流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通过对人物专访节目主持人与嘉宾心理互动

摘要: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主持人与受访嘉宾良好的心理互动,是支撑双方交流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通过对人物专访节目主持人与嘉宾心理互动模式、互动过程及互动方式的深入分析,可有效避免访谈过程中嘉宾消极感应与霍桑效应的产生,对提升节目质量、扩大节目影响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电视人物专访;主持人;嘉宾;心理互动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作为电视访谈节目与新闻采访活动相结合的新生节目形态,通过特定场景中的主持人对嘉宾真实生活经历与人生感悟的访问,探寻人性的本质,挖掘生命的意义,给受众以启迪。主持人与嘉宾面对摄像机镜头双向互动,通过公开的人际传播,实现大众传播效果。

一、主持人对“访谈”的心理认知

专访节目中,嘉宾作为主持人的直接交流对象,主持人对其交流特性产生较深刻的认知可促进双方言语及心理互动的顺利进行。

第一,人际交流的平等性。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兼具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性,主持人需要为嘉宾营造日常“唠嗑儿”一样轻松愉悦的交谈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双方舍弃过多修饰的“社交场合”中“我”的身份角色,以一种相对坦诚的“真我”身份出现,敞开心扉,坦然交流。主持人以尊重、真诚、平等的交流状态与嘉宾展开互动,感染嘉宾使其以“诚”回应。如此,双方在有意无意中实现社会角色关系下的角色传播向基于人际关系的人际传播自然过渡。

第二,话题深入的情感性。这里的“情感性”主要指主持人的“人文关怀”。人物专访节目主持人在与嘉宾交流的过程中,受人际传播效应影响,人际间谈话的私密内容可能直接作为节目内容被公之于众。由于涉及嘉宾不为人知的一面,这就需要主持人在充分了解与理解嘉宾情感感受的基础上,以“人文关怀”为前提,通过恰当的言语行为符号来引导完成访谈。

第三,访谈的纪实性和刺激性。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纪实性”的特点要求主持人首先对嘉宾有较高的认知度,通过个人真诚访问,在充分尊重嘉宾话语权的基础上让嘉宾产生说真话和心里话的欲望,并把这些话通过电视镜头真实地记录下来。此外,主持人在话题的选择上一定要有“刺激性”,主要表现在这些话题事先没有和受访嘉宾沟通,可能是在聊天过程中随机产生的,让嘉宾“措手不及”,也可以是嘉宾相对比较敏感的话题。这些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再次提起嘉宾表达的欲望,使双方互动逐步深入,避免访谈的“无味”,但一定要在嘉宾可承受的范围内实施。

二、主持人与嘉宾的心理互动模式及其转换

人物专访节目中,成功的“人际交往”对促进节目收视率的提升意义重大。主持人与嘉宾的心理互动属于人际沟通的范畴,在此范畴内,“约哈里之窗”模式可以更好地诠释主持人与嘉宾的心理互动关系。

“约哈里之窗”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哈林顿·英格拉姆和约瑟夫·勒夫创立。该模式强调整体不变、内部可变的活动窗口。通过“约哈里之窗”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物专访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对彼此信息的了解情况可以分为主持人了解的信息、主持人不了解的信息、嘉宾了解的信息、嘉宾不了解的信息四种情况,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第一,当主持人和嘉宾还未确定沟通关系之前,双方都对彼此可能沟通到的话题了解为零,所以处于“未知区”;

第二,当主持人在开场抛出某个话题后,嘉宾已经对此话题信息有一定了解,而主持人仍处在等待未知信息传播的阶段,此时沟通双方处于“未知区”向“盲目区”的过渡;

第三,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之后,主持人与嘉宾的熟识度大增,主持人对嘉宾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深入提问,甚至主持人掌握的信息已经超过了嘉宾,主持人可以很好地掌控访谈进度,而嘉宾对主持人的提问状况也有了一定掌握,所以双方处于“开放区”;

第四,由于主持人和不同嘉宾有着不同的关系,所以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有着充分的前期资料准备,此时会出现主持人已经掌握嘉宾不了解的信息,即“秘密区”;同时随着双方谈论话题的深入,嘉宾可能会提出一些主持人尚未掌握的信息,此时双方的关系就处于“盲目区”。

上述四种情况在一期节目中会有一个连续不断的转换过程,沟通双方能否保持四种关系顺利而完整的转换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

三、主持人与嘉宾的心理互动过程与技巧

(一)主持人以倾听为主

倾听既是对嘉宾的尊重,更是一种“文化姿态”。所以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主持人与嘉宾的有效互动在于倾听。人们一般认为“听”处于被动地位,即有“说”才有“听”。这种对倾听的理解较片面,访谈节目以访谈嘉宾的说话内容为主,主持人提问只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嘉宾的话语方向,所以在倾听中有效结合嘉宾的话语内容,自然而然地引出提问内容,可拓展访谈思路,丰富访谈内容,提升传播效果。良好的倾听技巧也可以消除主持人、嘉宾与受众的沟通障碍,是激起嘉宾“谈话兴致”的润滑剂,可以增强沟通效果。

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倾听可体现节目目的,促进节目播出意图的实现。在访谈节目进行时,嘉宾与受众处于较随意的状态,话语范围相对松散。期间主持人扮演话题引导者和节目进程推动者的角色,当嘉宾的话语内容不能服务于节目播出目的时要适时引导,体现出自身睿智的形象气质与控制谈话能力。

第二,良好的倾听使节目内容创作更加饱满有意义。访谈节目开始前主持人会有预先设计好的采访方案,但是嘉宾现场表现的不确定性会出现“方案”意料之外的情形。主持人在认真倾听嘉宾说话的过程中,充分调动积极思维,善于发现新内容、新方向,在不偏离节目主题的情况下,随机应变,突出精彩之处,刺激新的话语高潮产生,充实节目内容。

第三,使现场沟通交流顺利进行。嘉宾的说话兴致是在自身被尊重的情况下而激发的,这种尊重主要表现为“让访谈对象说话”,就主持而言则表现为倾听。主持人为嘉宾营造良好的心理沟通“氛围场”,使嘉宾说话更加充满自信,让嘉宾“随意”说话,增强倾诉表达欲望。

(二)增强与嘉宾的情感沟通

人际感情的形成需要情感沟通,而这种情感的维系则主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拥有“共感”的基础上,即“他”和“我”有同样的情感认知反应。这种情感沟通在电视专访节目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关乎节目的成败,主持人的作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