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 > 心理 > > 心理咨询师分析青少年手机上网成瘾现象

心理咨询师分析青少年手机上网成瘾现象

发布:2019-06-15 06:29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首先,对手机成瘾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孩子存在孤独感较强的问题,生活中缺乏成就感、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刘鸿说,近年来,她做青少年心理咨询过程中发

本报自 4 月 2 日连续报道“中小学生玩手机”话题以来,引起了家长、老师以及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很多青少年依赖手机,对手机网络着迷上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手机上网成瘾?如何使青少年合理地使用手机网络,戒掉手机网瘾,避免影响学业以及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就读者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劳动部注册心理咨询师刘鸿。

手机成瘾多因孤独感较强

刘鸿表示,造成青少年对手机依赖和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首先,对手机成瘾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孩子存在孤独感较强的问题,生活中缺乏成就感、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尤其一些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沟通能力偏弱,无法有效排解内心的孤独,而在互联网上,则无此障碍,能够获得在日常生活中尚未得到的尊重、友情、成就感和满足感,相当于给自己找一个心灵的寄托。其次,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欠缺,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业,需要干一些事情消磨时间,所以很多学生选择了玩手机,继而造成对手机网络的依赖,进而成瘾。

手机网瘾健康测评:指标异常

刘鸿说,近年来,她做青少年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一些青少年有以下特点:喜欢独处,自我封闭,对现实生活有一种疏远感,不愿服从社会规范,人际交往能力较低甚至被边缘化,睡眠紊乱,精神萎靡,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水平下降,甚至出现情绪低落、丧失自尊、紧张焦虑、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心理问题。大多与过度手机依赖和手机网络游戏成瘾有关。刘鸿近期接待了一位寻求心理咨询的某中学 14 岁男生。家长告诉心理咨询师,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初中阶段短期寄宿,半年多来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严重不足,常在课上打瞌睡。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与父母、同学很少沟通,偶尔讲话也是低头目光游离,对其他事无兴趣,只对手机网络游戏感兴趣,一天到晚手机不离身,不喜欢学习,更厌恶考试,且情绪不稳定,还爱啃指甲。经心理健康测评报告显示,该男生主要指标异常,总分偏高,接近 4,高于正常值1 至 2 区间,即受测者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具体来说,该男生在抑郁(3.45)、焦虑(3.56)、敌对(3.16)、偏执(3.20)测验上指标异常,得分偏高,意味着在这些方面可能有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对其做心理咨询时还发现,该男生心理上存在严重自卑并伴有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状,同时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

手机网瘾并非无药可救

刘鸿表示,大多手机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并非不可救药。建议采取几方面做法,帮助青少年逐步戒掉手机网瘾。当孩子出现手机网瘾行为时,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思想教育尤重要。家长若直接没收孩子手机进行强行干预,非但达不到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网瘾的目的,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建议家长除不断督促孩子停止游戏和不要沉迷手机外及时求助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医生。家长要给予孩子关爱,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孩子从被指责、被漠视中转变情志,从整日怀抱手机中回归正常生活。家长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与孩子建立每周至少半小时沟通交流模式,学会尊重和肯定孩子,了解孩子的生活,与他们及时分享感受,满足孩子寻求认同的心理。还可通过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改善和孩子自身行为动力的激发,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帮助孩子重新振作,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心理咨询师分析青少年手机上网成瘾现象

展开全文

读者来信来电讨论

关注焦点问题意义深远

编辑同志:

近一段时间, 时报连续刊登关于青少年学生沉溺手机话题的来信来电,读后令人感慨。 《中老年时报》抓住当下许多家庭、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探讨, 可谓意义深远。作为一名关注青少年成长、对手机使用等问题非常关心的老年人,我也很有感触。首先,过度沉迷手机,对于青少年来说危害太大了。 我的两个孙辈,也是一直手机不离手,视力严重衰退,已经更换了多副近视眼镜。如今成了大学生,依然迷恋手机,睡眠时间大大减少,影响身心健康。其次,手机影响了起码的沟通交流。 节假日儿孙来了,打过招呼后,便不再有话说,每人都玩手机。饭菜端上餐桌,各自还在忙着玩手机,甚至饭都不能好好吃。多了沉默,少了亲情。最后是手机影响阅读。 手机内容好的、不好的铺天盖地,尤其猎奇的东西、游戏吸引力大,有可能耽误文化知识的学习吸收,甚至影响人生观、价值观等。

读者 赵仁近

----------------------------

----------------------------

来信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143号《中老年时报》收 邮编3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