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频繁耳鸣是种病

频繁耳鸣是种病

发布:2016-03-27 10:08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耳鸣是身体发来的危险警报 余力生教授说,耳鸣通常是人体出现异常情况的报警信号。可能标志着恶性疾病找上您了。比如颅内肿瘤,听神经瘤,都可能出现耳鸣的情况。还有可能是脑血管意外的先兆。但绝大多数的耳鸣都是良性的。余力生教授说,即使是良性耳鸣,

频繁耳鸣是种病

  耳鸣是身体发来的危险警报

  余力生教授说,耳鸣通常是人体出现异常情况的报警信号。可能标志着恶性疾病找上您了。比如颅内肿瘤,听神经瘤,都可能出现耳鸣的情况。还有可能是脑血管意外的先兆。但绝大多数的耳鸣都是良性的。余力生教授说,即使是良性耳鸣,如果不及早治疗,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比如非常常见的突发性耳聋。

  耳鸣是突发性耳聋的前兆

  耳鸣通常是突发性耳聋最主要的一个前期征兆。80%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之前都出现过耳鸣。

  突发性耳聋,从字面上一看我们就能明白,就是突然间听不见了。一般来说,是指的一个耳朵突然听力下降或完全丧失听力。除此之外突发性耳聋还会同时出现耳鸣、耳内闷胀感、眩晕、恶心、呕吐这些不舒服的感觉,但我们通常都难以想到,这些症状还能跟突发性耳聋挂上钩。

  您可能很纳闷儿,这突发性耳聋和耳鸣又有什么关系呢?

  突发性耳聋是身体丢卒保车的反应。内耳的血管是我们脑血管的一个分支。人从动物进化到人以后,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头部的供血增加了。头部供血占全身血供的60% ,而内耳这样的小器官,它的血供居然就能占到全身血供的14% 。因此内耳是个耗能大户。一旦身体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身体首先会丢掉内耳的功能。因为比起心功能、呼吸功能和脑功能来说,内耳有两个呢,所以就先牺牲掉一个。

  突发性耳聋的危害性超乎想象

  突发性耳聋不单是耳朵的问题,而是脑血管意外的先兆,或是脑血管意外当中比较轻的一个类型。说白了,如果出现突发性耳聋,您有可能马上,或已经发生了脑血管意外。

  著名的《柳叶刀》杂志登载过:如果您出现突发性耳聋,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概率比常人高出六倍。

  突发性耳聋若不抓紧治疗 会留下终生遗憾

  真实案例:2013年10月2日,我坐飞机去杭州岳母家,在启程的前夜起来上厕所时发现自己无法站住,需要手扶着墙,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突发性耳聋前的眩晕,但我没当回事,去完厕所就回去睡了,当时还以为使血压的问题。

  一觉醒来,头晕没有再发生。坐飞机中午到杭州后,在岳母家渐渐感觉右耳耳鸣,并且孩子们吵闹还有水龙头放水声音自己会受不了,其实这是听觉过敏,但我不知道,只以为耳朵堵了,于是找个牙签掏耳朵,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老婆说睡宿觉就好了。

  但一觉醒来,耳朵还是蝉鸣,无任何改善。下午去了杭州医院,因为当时没有感到自己聋,只向医生表述了耳鸣,再加上人家假期值班,听力也没测,也没当回事,所以拿了甲古安,就回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在第一时间输液,可能会好转!

  他们曾经对全国30多家医院,做过突发性耳聋多中心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发病两周内来医院治疗,疗效能达到80%以上。两周以后治疗疗效只有30% 。

  而突发性耳聋其实就是内耳血管发生了痉挛。所以治疗方法非常简单,血管痉挛型就用药物疏通,来改善供血功能。就是输液治疗。

  如果不及时治疗,疗效会大打折扣。就像一盆花儿,如果明明知道是没有浇水后把它干死的,那么等它死透了以后再来浇水,那肯定也是不能再活过来的。

  试问不及时治疗的朋友们,输个液有这么难吗?

  三种耳鸣声 警惕突发性耳聋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早期发现突发性耳聋呢?

  不同的耳鸣声,其实就是不同的信号。内耳出问题,往往发出的声音是马达声。神经系统出现问题,耳鸣通常是尖叫的声音。而中枢系统出现问题的耳鸣声,一般是颅鸣。出现这三种耳鸣,必须马上去医院的耳鼻喉科详细检查。

  突发性耳聋是可以避免的

  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原因有上百种。国外高发的年龄在50岁左右。我们国家是41岁左右高发。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几乎都是比较高大上的精英人士,俗话说的“正当年儿”,是压力最大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睡眠质量差、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这些原因最容易导致突发性耳聋。因此想预防突发性耳聋,要尽量改善上面说的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自测题:突发性耳聋离您还有多远?

  1、您是否会频繁地出现耳鸣的状况?

  如果在某一段时间里,经常发生耳鸣且持续时间超过三天,就要尽快到医院。

  2、您的听力是否下降了?

  判断方法很简单:

  (1)可以在打电话的时候,关注自己的听觉是否正常;

  (2)还有一个很好的判断方法,在比较乱的环境下,您觉得听不清。就要去医院测一测听力了。

  温馨提醒

  突发性耳聋治疗结束之后,三个月内,别忘了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医生的建议适时用药,或用其他辅助听力设备来改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