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号脉到底能不能发现疾病?

号脉到底能不能发现疾病?

发布:2018-10-26 06:14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不仅对诊断毫无帮助,更看不出胎儿的性别。

号脉不准确



号脉是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四诊”里的主要内容。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的状态都能出脉象中反映出来。

坊间有传闻,有经验的老中医仅侧重于号脉也能断百病,且非常准确。包括诊断女性是否怀孕,甚至判断胎儿的性别。号脉也被当作一种体检,时不时就去自己信任的中医那里号脉检查一下。

但事实上,号脉并没有那么多神奇效果。

号脉不准确

号脉不准确



脉搏触诊是心血管检查的一部分。部分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脉搏触诊被发现,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脉搏触诊的本质其实就是通过接触动脉感知脉搏的状态,例如测量心率。除了手腕,颈部 , 腹股沟,膝后等部位都能号脉。

因此,脉搏触诊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触诊结果可能不准确。

首先,医生自身的脉搏可能影响到医生对病人脉搏的判断。

其次,正常心率的范围也不能简单的用每分钟60-100次来定义。例如新生儿和儿童的心率要比成年人的高,而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或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会拥有比正常人低的心率。

还有,病人的病史,或病人服用了如β阻滞剂和地高辛等会影响脉搏的药物,甚至病人紧张的情绪都会影响到脉搏的跳动。

还是要靠心血管检测仪

号脉不准确



由于医生仅凭三根手指判断病人的脉搏,诊断结果无法精确。例如医生不可能通过号脉判断出患者的心率为80次/分,心脏收缩压为100mmHg.

号脉的结果通常使用“0-4”的数字来描述。 “0”就代表没有脉搏跳动。“2”代表正常地脉搏。“3”就代表着心率过快。而这个结果对于判断心血管疾病是不够精确的。

相比之下,使用心血管检测仪进行检查可以轻松地检测查出人体人体血管状态,心脏功能,血液状态及微循环功能。精确地测量出人体脉率,脉压差,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心搏出量,心搏指数,心脏指数,心肌耗氧量,肺动脉压,全血粘度,微循环半更新率,微循环半更新时间等三十余项反映心血管系统的重要指标。

号脉无法判断健康状况

号脉不准确



是否怀孕,以及其他身体器官的疾病并不能通过号脉判断。

中医认为,号脉可以诊断出“阳虚”,“阴虚”,“气虚”,“内热”,“寒积”,“肾阳”,“脾虚”等人体五脏六腑的疾病。

但是通过脉搏触诊的方式只能初步判断患者患有部分心血管疾病可能性。且必须通过近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才能确定。

尽管肝硬化等非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心率过快或过慢。但不能仅凭心率过快就判断该患者患有肝硬化。

这也就是为什么通过脉搏触诊的结果来判断是否妊娠是不科学的。女性怀孕时的心率确实会比没有妊娠时高一些。但仅凭高于一般值的心率不足以判断是否妊娠。

也就是说,有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同一个脉搏触诊的结果。因此仅从号脉一种诊断方式无法确认病因。

参考文献:

[1].Boll, T., Johnson, S., Perry, N., & Rozensky, R. (2002). Handbook of clinical health psychology (pp. 177-201).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Khasnis A,Lokhandwala Y.(2002). “ Clinical signs in medicine: pulsus paradoxus.”.J Postgrad Med. 48:46-9.

[3].Liao J,Farmer J.(2014). “Arterial stiffness as 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urr Atheroscler Rep. 16(2):387.

[4].Boutouyrie P,Fliser D,Goldsmith D.et al.(2014). “Assessment of arterial stiffness for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for validation and entry into the European Renal an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registry.”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9(2):232-9.

[5]. Ido Weinberg (2011). “Pulse Palpation and Pulse location.”Vascular medicine.

[6].Pulse: Medline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2018).

[7].Cold, F., Health, E., Disease, H., Management, P., Conditions, S., & Problems, S. et al. (2018). Your Heart Rate. WebMD. 

[8].Sanders, R., & Winter, T. (2007). Clinical sonography (p. 219). Baltimore: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