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 区域分级诊疗,安徽如何跟上长三角步伐

区域分级诊疗,安徽如何跟上长三角步伐

发布:2021-04-15 19:33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明确提出“打造健康长三角”。 如何通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明确提出“打造健康长三角”。
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长三角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新格局,以高质量卫生健康服务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从本期开始,健康报《管理周刊》版开设“聚焦健康长三角”专栏,围绕分级诊疗、异地就医、医养结合等话题,为您带来权威专家的解读、思考和建议。

区域分级诊疗,安徽如何跟上长三角步伐

(本系列由健康报与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特别策划)

区域分级诊疗,安徽如何跟上长三角步伐

建好医共体,对内提升能力,对外对接优质资源
“郡县治,天下安”,就安徽来看,在县域内解决好90%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问题,是促进健康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就是安徽的重要抓手。
建设县域医共体,让人民群众获得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关键是要落实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三医联动”的政策基础。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为县域综合医改注入“源头活水”:一方面有效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为跨省就医患者提供良好医疗服务。
安徽省除外出务工人员就近看病就医外,每年约有15%左右的患者到县域外住院治疗,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到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通过医共体可以较好实现县域外有序转诊,有效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安徽各地基本医保筹资水平远低于江、浙、沪等地,我们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解决好跨省异地就医比例过高问题,须从合理把握适宜转诊指征、合理调整转诊患者医保补偿比例入手。落实好基层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
夯实家庭医生制度,建立健康信息联通机制
有效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巩固完善健康“守门人”制度,是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治本之策。坚实的家庭医生制度,是促进健康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江、浙、沪是安徽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安徽绿水青山是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优质区域。在长三角健康一体化进程中,要优先推进基层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一体化。要建立城乡居民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与诊疗服务等健康信息联通机制,完善健康信息载体,探索授权联通,促进健康服务无缝延续不间断。
迎来发展“东风”,须抓住机遇均衡布局
从长三角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横向比较来看,安徽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专科建设“欠账”较多。促进健康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要实现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内均衡布局。
建国初期,上海东南医科大学响应党的号召内迁,短期内有效缓解了安徽缺医少药的问题。此举为长三角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早期探索。新时期,安徽省要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加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目前,安徽省政府已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专家来皖开展医疗服务,服务价格执行输出医院政府指导价。
发展落差也是发展空间。随着健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一些外转患者较多的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等相关优质医疗资源也会来皖布局。安徽正在全面加强与沪、苏、浙的对接与合作,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一体化发展,同步推进省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县域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次中心梯次布局配置。
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内均衡布局,确保安徽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

区域分级诊疗,安徽如何跟上长三角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