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 推进“二元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发展

推进“二元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发展

发布:2016-08-02 11:10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由于我省职业教育仍处于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校企协同育人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四个方面不断呈现发展中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各地校企合作法制建设较为薄弱

由于我省职业教育仍处于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校企协同育人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四个方面不断呈现发展中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各地校企合作法制建设较为薄弱,校企合作的教育规范和标准不成熟,各级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不足,导致校企合作在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方面不完善;行业对校企合作的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对职业教育协调指导作用不大,在岗位标准、课程标准等的制定中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由于企业缺乏战略发展理念,转型升级尚未完成,缺乏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动力和内驱力,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以

原标题:推进“二元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发展

今年2月我省有关部门下发的《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提出:“逐步构建以行业(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为主要特征,以全面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这是建立在教育部现代学徒制核心思想上,靶向我省职业教育中积重已久的校企合作痼疾,为推动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元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破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困境的有效途径,也是不断增强院校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二元制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创新教育理念,搭建由职业学校、企业构成的二元人才培养体系,把“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充分体现了学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跨界融合的天然属性。二元制模式下通过校企共同开发科研平台、共同制定培育目标和标准、共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同实施实践教学方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共建助学等的实质性合作,实现教师科研下企业、加工项目进课堂、师徒方式传技能、学生在学如上岗的转变,完成职业院校服务社会、惠及学生、发展教师的职能。

由于我省职业教育仍处于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校企协同育人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四个方面不断呈现发展中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各地校企合作法制建设较为薄弱,校企合作的教育规范和标准不成熟,各级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不足,导致校企合作在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方面不完善;行业对校企合作的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对职业教育协调指导作用不大,在岗位标准、课程标准等的制定中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由于企业缺乏战略发展理念,转型升级尚未完成,缺乏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动力和内驱力,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以及实习实训等环节中处于被动状态;学校校企合作发展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学校技术服务能力弱,难以发挥引领行业发展作用,难以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上述原因导致现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实现校企深度融合,难以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必须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我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发展。

专业群与产业链主动对接。要主动将专业建设纳入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区域产业链系统调研人才市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行业需要、人才培养要求等合理构建专业体系,使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建设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科学系统的“专业—产业”链,并通过加强专业间的交叉与渗透,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培养模式与工学结合紧密相连。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探索定向培养、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指导、分类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机制,综合考虑专业、师资、课程和基地等人才培养要素,构建适合二元制的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密切对应。要以产业技术进步为主线驱动课程改革,对课程设计以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主,提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吻合度,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群与课程模式。实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模式,着力于提升学生面向市场的技术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实践教学与技术技能深度融合。要统筹校企实践教学资源,有效利用企业研发、生产和培训基地,加强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实践中心以及生产性实训室基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搭建融教学、培训、生产、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构建实践教学、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技术开发五位一体的共享性实践教学模块,并注意与职业标准、岗位要求对接,与典型任务对接,与工作过程对接。

双师队伍与企业共建共享。要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一批指导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以及指导生产教学的“生产型”教师,形成初级、中级、高级人员相结合的合理的师资结构。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有计划地选送一部分中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工作、实地考察或培训。鼓励相关院校从行业、龙头企业中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以及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以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为主体,比较稳定、可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共管。按照“两个主体、两条主线、两个结合”的构想建立二元制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所谓两个主体就是学校监控与企业监控并行,学校作为监控主体,要做到培养过程监控制度化,强化教师责任主体意识,从培养的目标、标准方向对培养效果监控评估;企业作为监控主体,要做到培养标准职业化,从培养方案制定到实训实习过程,严格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评价。所谓两条主线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起监控。所谓两个结合,就是校内评价要与校外评价结合。校内教师主要对教学管理和理论学习进行评价,校外企业主要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和毕业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社会中介组织主要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毕业生主要对所在学校的整体培养效果进行评价,相关政府组织主要对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