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 【资讯】守护健康的班组

【资讯】守护健康的班组

发布:2018-12-16 06:19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时刻作好“战斗”的准备 作为医院中最苦、最累的部门之一,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的护士们一天要走15000步、接50余个电话,经常小跑着往返于科室之间。她们

时刻作好“战斗”的准备
作为医院中最苦、最累的部门之一,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的护士们一天要走15000步、接50余个电话,经常小跑着往返于科室之间。她们用忘我的工作状态,“战斗”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虽然她们不知道“战斗”会在何时打响,但她们———
11月9日7时20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刘晋换好工作服,疾步走进抢救室内区,和夜班同事做好交接,安排当日工作。
在任何一所医院里,急诊科都是最苦、最累的部门之一,因为要随时准备抢救病人,所以急诊科的护士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相对于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急诊科的护士要熟练掌握洗胃机、呼吸机、吸引机、心电图机、吸氧装置、除颤机等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一天要走15000步、接50余个电话,经常小跑着往返于科室之间……这就是她们的工作状态。
在急诊科工作的26年里,刘晋带领着她的团队,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救人无数。据了解,该科室每年接待就诊病人达5万人次,抢救危重患者6000人次左右,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

【资讯】守护健康的班组

“很多人对医护人员的了解可能是通过电视剧。当剧中的医生对各类疑难杂症作出准确诊断或挑战各种高难度手术的时候,总会让人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充满向往。”刘晋介绍说,其实急诊科更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与其他科室不同,患者被送进急诊科后,医生的首要任务不是找出病因,而是要在第一时间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先救命后治病。
一次,一名患者晕倒在厕所。接到通知后,刘晋立即赶去抢救。当时,她一直跪在地上对患者进行抢救,回家后才发现,膝盖已经瘀青;一名42岁的患者突然栽倒在地,被送至该院后,刘晋和同事们经过1小时40分钟才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样的“战争”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着。
“只要能把患者抢救回来,感觉一切都值了。”经历了这些事,大伙儿都这样说。
今年31岁的李毅是急诊科为数不多的男护士,已经从事急诊工作8年。李毅说:“最感动的事情是患者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一句谢谢就会让我们觉得没有白付出。”
这就是急诊科的护士们。她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病人是什么情况,永远不知道“战斗”会在何时打响,但时刻作好了迎接“战斗”的准备。本报记者王雨茜
时间与生命的赛跑
无论是雨雪交加还是寒风刺骨,太原市急救中心中心站的120急救医护人员都要及时抢救每一名患者,并确保将其安全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他们深知,每当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时,都是———
每当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接诊、出诊,看似简单的程序,却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无论是雨雪交加还是寒风刺骨,120急救医护人员都要在复杂的现场及时抢救每一名患者,并确保将其安全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11月23日8时30分,在太原市急救中心中心站里,护士夏彬正在仔细检查急救药品、医疗设备。此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沉寂。调度室的张凯玲接到调度指挥中心的指令:富力城,一名男子胸闷,需要紧急救护。
时间不等人。医生石惠带领夏彬和驾驶员王军伟快步冲出门。救护车一路鸣笛,10分钟到达患者所在小区。行驶过程中,石惠已电话联系家属问询患者情况,并嘱咐家属准备好医保卡和病历。车刚停稳,石惠提着医疗设备,夏彬拿起急救箱,王军伟抱着担架,3人一口气上了楼。进到患者家中,立即为患者做心电图、量血压等检查,及时进行对症治疗。随后,3人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就近送往医院继续治疗。
“每逢值班日,我们就像打仗一样紧张,神经一刻也不能放松。”石惠说。
9时49分,3人刚回到站点没多久,再次接到调度指挥中心的指令:太原晋机集团一名男子右腿受伤,需要救治。到达现场后,石惠和夏彬一起对伤者进行固定包扎后,用专用铲式担架将伤者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
13时25分,指令再次传来,又有一名外伤患者需要救治。14时15分、15时40分、16时34分、17时7分……电话不断响起,石惠和夏彬、王军伟一次又一次地奔赴“战场”。据了解,120急救医护人员平均每天要出诊10次—15次。
“做急救医生需要很好的体力。有时候,遇到体重比较重的病人或者没有电梯的老房子,除了进行急救,我们还得帮忙抬担架。一天下来,我们经常累得手都抬不起来。”石惠说。
目前,太原市急救中心已由最初的一个中心站发展到现在基本覆盖太原市六城区的16个急救站和一个特勤大队,共有职工500余人、救护车60余辆,年出诊量达7.5万趟次。本报记者王雨茜
用中药守护患者的健康
一服药,从开方子到抓药再到煎药,为的是让患者早日消除病痛。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山西省中医院药剂科的药剂师们即便工作量再大,也甘之如饴。他们就是要———
11月27日清晨,山西省中医院药剂科的走廊里摆放了30个半人高的麻袋,几名老药剂师正一丝不苟地一袋一袋地抽查。原来,这是药剂科每周两次的进药环节。为确保质量,每个品种的中药都由老药剂师进行抽样检查。这是一服中药递到患者手上的第一步。
该科室设有门诊中草药房、中药饮片药房、煎药中心等10个部门,共有职工167名。医生8时上班,药房的药剂师7时30分就要到岗准备。不管是中午还是晚上下班后,由于药方会不时传到药房,所以药剂师只能进行轮休,以确保药房时刻有人值守。
一推开中药饮片药房的大门,浓浓的草药味扑面而来。“这种味儿,我们早就习惯了。”药剂师薛候红说。置身中药房,药剂师们繁忙的情景让人动容。60多杆秤的秤杆在药剂师手中上下跳动,抓药、装斗、调剂、复核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据介绍,一服药从收药方到装袋再到病人手中需要15分钟左右,平均每名药剂师每天要抓药近300服。
在中药饮片药房,一组桃木色的药柜高至房顶,格外引人注目。在这密密麻麻的药柜里存放了582种中药材。无论是有着20余年工作经验的老药剂师,还是刚刚上班的年轻人,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每味药材的位置,不会浪费一秒钟。40多岁的郭焱2006年来到这里上班,见证了药房的变迁。“药房的环境越来越好,工作量也加大了。如今,人们对中医更加重视,对中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现在,我们连中午吃饭都要轮休,18时之后还有药方递进来。”
按时下不了班的还有煎药中心。药材抓完后,煎药中心的药剂师必须在当天熬制完成,加班到晚上是常事。作为整个科室的最后一道流程,煎药中心为住院病人和患者提供煎药服务。通过他们,中药处方最终变成一袋袋小包装汤药,服用时加热即可。
“现在,药剂科从开方子到煎药已经形成完整的一条龙服务。患者吃中药变得更加方便,也为中医的推广拓宽了道路。因此,即便工作量再大,我们也甘之如饴。我们就是要用中药守护患者的健康。”科主任李志强说。

【资讯】守护健康的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