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中國評論新聞:救命藥斷貨,只怪廉價惹禍?

中國評論新聞:救命藥斷貨,只怪廉價惹禍?

发布:2016-02-13 00:01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又聞廉價救命藥斷貨,這回斷貨的是“放綫菌素D”。當這個有些拗口的藥名走上新聞熱榜的時候,一種悲愴正襲向人心。 “如果找不到這種藥,孩子只能用國外替代藥品,近6000元一支的價格將使更多家庭陷入困局,甚至放棄治療”。8月4日,廣東一位父親在網上發

中國評論新聞:救命藥斷貨,只怪廉價惹禍?

  又聞廉價救命藥斷貨,這回斷貨的是“放綫菌素D”。當這個有些拗口的藥名走上新聞熱榜的時候,一種悲愴正襲向人心。

  “如果找不到這種藥,孩子只能用國外替代藥品,近6000元一支的價格將使更多家庭陷入困局,甚至放棄治療”。8月4日,廣東一位父親在網上發布“求藥帖”,他兩歲半的女兒患腎母細胞瘤在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治療,術後正在等待化療,急需放綫菌素D救命。

  醫生也急。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專家萬希潤在微博平台發布長微博——《緊急:放綫菌素D斷貨,滋養細胞腫瘤患者陷入困境》,萬希潤表示,醫院數十位患者已無藥可用。中山大學腫瘤醫院一名醫生轉發微博稱,該院同樣存在該藥缺貨的現象。

  廉價藥斷貨已成某種“常態”。用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於明德的話說,廉價藥品正以每年幾十種的速度消失。

  其實,部分廉價藥搖身一變成為昂貴的新藥,而不是真的死去。

  利潤微薄甚至無利潤,是藥企停產廉價藥的最大理由。這使得藥企容易獲得諒解,市場行為嘛,不能強按牛頭喝水嘛。

  企業追逐利潤沒有問題,但建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制度,顯然是一個國家的宏大課題。

  嚴峻的形勢下,有人認為針對相關問題應該“交給市場調節”。可惜這樣的論調并不切合實際。要是能調節好,多年來,廉價藥又怎麼會一直短缺、斷貨個不停呢?

  2014年1月7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宣傳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表示,不久將出台政策,解決廉價藥短缺的問題。

  隨後,新政連續出台。2014年4月,《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出台,取消最高零售限價,保障合理利潤。今年5月,《關於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出台,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被取消。這對提高企業生產廉價藥的積極性應有幫助。

  但放綫菌素D的斷貨,證明“廉價藥保衛戰”未能一帆風順,需要繼續發力“調控”。

  事實上,廉價藥特別是廉價救命藥的斷貨,至少暴露了兩大問題:一是藥物儲備制度的未落實;二是定點生產制度的未落實。我國早已建立國家醫藥儲備制度。有儲備制度卻逼得醫生和患者求爺爺告奶奶,相關部門對廉價藥的行情不敏感嗎?

  定點生產短缺藥是保證藥品供應的有效方式。2012年,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對用量小臨床必需的基本藥物品種實行定點生產試點的實施方案》。而此前,規定可“定點生產、招標”的文件更是繁多。

  無疑,“小衆”的放綫菌素D本就符合“用量小臨床必需”的特點。如果既有企業的定點生產,又有政策的扶持,放綫菌素D們還會“生死疲勞”嗎?(來源:現代快報 作者:伍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