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廉价救命药难求一去还能复返吗?法治政策成廉价救命药回归关键

廉价救命药难求一去还能复返吗?法治政策成廉价救命药回归关键

发布:2016-03-23 08:09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廉价救命药难求,原来除了像鱼精蛋白一类的临床必需药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外,大多数廉价药的现状是被更贵的新药替代。在药商看来,这些主动权掌握在医院手里。中

相比高价药,廉价药的确是“唯低价论”的首当其冲者。

部分廉价甲巯咪唑片“中标死”,就是一个例子。记者查询发现,江苏方强制药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甲巯咪唑片5mg×100片中标价仅1.45元;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巯咪唑片5mg×100片中标价1.63元。其余厂家生产的甲巯咪唑片在其他省份的中标价格也大同小异,都是一两块钱的“白菜价”。

“当初在陕西等地投标时,为了打开市场,价格压得很低。”唐经理坦承,而廉价药本身大多数是普通基本药,属于政府定价范畴,给市场的空间不大。“成本再一涨,还按中标价生产,绝对就是赔钱了。”

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院长邵蓉认为,“唯低价论”背后,也有各省招标时过分追求“低价政绩”的因素:“发改委对于基药的价格制定,已经考虑各方面的成本,将利润压得比较低了。你看每次各省招标后的新闻,都是强调比基药的价格还低,甚至有低于60%多的,这明显不合理。”

此外,违约成本不高,也是加剧廉价药“中标即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药养医 医院首选贵药

河南商报记者发现,除了像鱼精蛋白一类的临床必需药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外,大多数廉价药的现状是被更贵的新药替代。在药商看来,这些主动权掌握在医院手里。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表示,对廉价药短缺的原因,典型的说法是药厂不愿意生产廉价药、医院和医生不愿意使用廉价药。“这样的说法没有说出重点。”牛正乾说,公立医院把持着全国约八成的药品销售终端,面对众多药厂和经销商,处于买方垄断地位,同时又垄断着处方权。双重垄断直接导致了医院对用药市场的控制。

牛正乾所指的即我国已经实施了半个世纪的“以药养医”政策。医药不分家,导致医院和医生首选贵药,这样就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

政府能为留住廉价药做什么

廉价药演变为“熊猫药”的危害,不言而喻。

除“一药难求”等得焦心外,相信不少百姓对这个场景都不陌生:明明需要的是几元钱的药片,医院或药房里却只有改换包装的胶囊,成分差不多,价格却能相差10倍以上。蒋华良告诉记者,在“唯低价论”下,部分药厂选择以改变剂型、增加成分来“变相提价”,这无助于实质性地缓解“看病贵、看病难”。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近日被香港曝出的假冒维C银翘片,很可能也与廉价药的窘境有关。

“若廉价药定价过低,会导致药厂降低生产标准,甚至原料以假充真。”2011年,媒体曾曝光板蓝根原料由苹果皮代替的新闻,早有业内人士对媒体分析,维C银翘片的药典制法是包括金银花在内的13味药制成一千片,以今天的各种原材料的统货价格来估算,原材料成本大约每片4~5分钱,这还不算人工、设备、税费等。

而现实中,一些省市的招标价格12片的0.48元到1.03元,18片的1.1元到2元。“如果严格按照药典的规定,这种价格的药是无论如何生产不出来的。”

廉价救命药难求一去还能复返吗?法治政策成廉价救命药回归关键

廉价救命药难求一去还能复返吗?法治政策成廉价救命药回归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