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1月11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洪雷 通讯员 周瑾容 周蓉荣)当事故或意外突然降临,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没有急救医生、急救设备、急救药品,谁来拯救、怎样拯救伤员?湖南省人民医院牵头发起成立“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并于1月11日上午举行启动大会,确定每年1月11日为“第一目击者日”。联盟旨在汇集多方力量共同发起“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日”,组织有志于向广大公众推广、普及伤病突发现场救护急救知识的合作伙伴,搭建现场救护的急救知识传播的平台,实现在伤病突然发作的第一现场,通过第一目击者,及时作出迅速正确的反应(3个‘一’)的目标。
红网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与省文明办、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公安等20余家首批联盟单位一起参加大会。来自社会各界的200余志愿者接受了证书和徽章。
第一现场:心肺复苏可尽早挽救生命
在美国每年心脏猝死占36%,其中80%发生在家中,抢救生存率28.7%。欧美国家,应用现场心肺复苏技术(CPR),每天约有100多人幸免于死。而我国每10秒钟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每年54万人死于猝死,居全球之首,相当于每天有六艘“东方之星”沉船遇难的人数,抢救成功率却不足1%。每年各类伤害发生约2亿人次,占全年居民患病就诊总人次数的4.0%,死亡人数逾百万,占9%左右,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四位死因,最为常见的伤害主要有交通运输伤害、自杀、溺水、中毒、跌落等,占70%左右。猝死人员有35%–40%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急救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和跨专业学科,是医学领域近二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临床专业之一。湖南省人民医院为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甲医院,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常委单位,是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湖南省紧急医学救援培训中心挂靠单位,普及急救知识责无旁贷。
第一目击者:任何人都应接受急救培训
在澳大利亚,每100人中有1人拥有急救员证书,香港每10人中有1名,新加坡每5人中有1名,美国每3人中有1名,北京正在为每150人拥有1名而努力(新目标为每80人拥有1名),而在长沙,每2000人中仅1名有过培训经历。
根据研究发现,约有88%的猝死病人发生在家中,很多去世者往往是由于抢救不及时,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帮助,等到医生到达现场时已经太晚。我国北京急救中心统计的“反应时间”为5~10分钟,而1~4分钟被认为“黄金中的黄金”。如何普及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提高施救者的急救技能,仍然是心肺复苏领域的研究热点。任何一个社会人都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普及急救知识迫在眉睫。国民急救意识的普及和急救技能的提升,任重而道远。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湖南省急救研究所所长祝益民教授介绍:“湖南省人民医院前期开展了急救培训进学校、进工地、进机关等活动,仅2015年10月至今,就开展了近10场培训活动,培训了逾3000名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医院建立了第一目击者培训小屋,由专业志愿者对公众进行规范化培训,并编辑出版了科普书籍《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
第一时间:决定生死的时效
现代救护立足于现场的抢救,伤病突然发生后十几分钟,绝大部分情况下专业人员无法到达。据统计,北京市呼救120致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10分钟内18.7%,15分钟内40.1%超过30分钟占37.1%。故由第一目击者抓住早期几分钟、十几分钟开始急救,是一切伤病急救的开始和基础,是抢救、救援链上很重要的环节,因此,进行“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培训,依靠“第一目击者”在这个“救命黄金时刻”对病人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可挽救更多生命、减少伤残,控制伤病恶化,是现代救护的新理念。据调查,心搏骤停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50%;心搏骤停6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10%;超过6分钟后,成功率仅为4%;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
祝益民介绍,“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成立后,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招募专业志愿者和非志愿者,并进行规范化培训,在人们心中根植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与方法,在遇到突发状况的危急时刻,每一个“第一目击者”都能够勇于和善于伸出援手、科学有效施救,让爱心与技能融会贯通,用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