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孕产保健 > > 人大代表献计解决产科儿科保健服务能力不足问题(2)

人大代表献计解决产科儿科保健服务能力不足问题(2)

发布:2017-07-07 06:49 | 来源:新闻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杨杏芬:一是尽快提高儿科医疗服务的价格,体现儿科医生的劳动、尊严和价值体现,最近政府提出将落实对于6岁及以下儿童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等体现儿科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加收不

  杨杏芬:一是尽快提高儿科医疗服务的价格,体现儿科医生的劳动、尊严和价值体现,最近政府提出将落实对于6岁及以下儿童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等体现儿科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加收不超过30%费用的政策。也就是说,以后6岁及以下儿童看病,部分医疗服务项目要加收不超过30%的费用,至今仍未看见红头文件的出台和落地,希望能尽快实施;二是各政府部门紧密配合,财政补助、医保补贴等方面更多地向儿科服务倾斜,确保老百姓不会额外增加负担;三是充分考虑儿科工作特点,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工资水平,设置一定的岗位奖励金,确保儿科医务人员收入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医务人员收入平均水平,这是最迫切和有效的。此外,在职称晋升和主治医师岗位聘用中给予政策倾斜,稳定技术人才队伍。

儿科医生培养

建议与高校合作设立儿科临床学院

  记者:在培养儿科医生方面有哪些建议?

  杨杏芬:根据各医学院实力水平招生。对于医学教育学制,稳定做好五年制医学教育,谨慎有限地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以利于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教学的投入。保障医学生临床实践机会、条件和时间,早期接触临床。逐步完善儿科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争取所有的儿科医师都有机会到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接受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确保不同层次的儿科医师,包括基层儿科服务人员能够获得持续的、定期的教育和培训,更新知识,提高诊治水平。制定适宜的制度,给年轻儿科医师提供提高的机会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稳定人才队伍。

  此外,希望政府能加强对儿童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增加儿童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加快推进省儿童医院建设项目和促进与高校合作联合设立儿科临床学院,适当增加儿科医师的收入,提高儿科医生待遇,以吸引人才从事儿科专业工作,持续稳定儿科队伍,以缓解目前“儿科看病难,儿科医师工作强度大但收入低,儿科医师严重不足”的状况,促进儿科医师的培养。

  记者:你提出要对儿科医师“定向培养”的建议,具体谈谈是怎么样的?

  杨杏芬:为了实现建设“卫生强省”的目标,达到“卫生强省”主要指标,建议设立儿科临床学院。一是在我省和具备条件的市级妇幼保健机构或儿童医院设立儿科临床学院,选择一些高等院校对接,让医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时,就到专科医院完成儿科基础课程,然后进行规范化培训,毕业后就可以独立开展工作,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兼具扎实的临床基础和临床经验。二是按照每所高校每年培养40名医生,3-5年以内可望初步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三是设立儿科临床学院的做法与现在高等院校医学生的培养和国家的规范化培训政策相一致,充分利用我省已有的优质资源,发挥好省级妇幼保健专业机构、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和大型综合性医院等对全省儿童健康保健工作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更好地提高广东省儿童重症救治的能力与规范化建设。

推进孕产期分级诊疗

增加重症救助资源配置

  记者:分级诊疗是医改的一个大方向,在健全和完善产科儿科医疗保健分级服务网络方面,有什么建议?

  杨杏芬:10月底,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县级医院新增产科床位8.9万张,力争“十三五”时期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目前,广东已经在全省助产机构中实行产妇分娩信息登记、孕产妇死亡监测、出生缺陷监测,为资源调配和产科质量进行预警。广州市通过微信平台每日发布床位信息,深圳市通过公众网每日发布产科床位动态情况,珠三角大部分三级医疗保健机构已实现产科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下一步,希望各地政府更加关注产科儿科建设和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针对紧缺地区,加强产科儿科资源配置,同时对现有产科床位进行升级调整,增加重症救助资源配置,尽快出台产科儿科建设的具体方案。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中心。在各级助产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建立有序的分级协作机制,提供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服务,并为高龄孕产妇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尽快实施孕产期保健服务分级诊疗,将助产机构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助产机构接诊正常孕产妇,二级助产机构以接诊正常和一般高危孕产妇为主,三级助产机构以接诊严重高危孕产妇为主。全面推广孕产妇保健分级管理、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