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1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孕产保健 > > 省委、省政府印发《“健康山东2030”规划纲要》(5)

省委、省政府印发《“健康山东2030”规划纲要》(5)

发布:2019-02-16 06:10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建立国内领先、与国际接轨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健全覆盖主要专业的� ⑹幸搅浦柿靠刂谱橹�,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加快推进质控规范化,实现全行业全方位精准实时管理与控制。推进区域性临床检验、

建立国内领先、与国际接轨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健全覆盖主要专业的省、市医疗质量控制组织,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加快推进质控规范化,实现全行业全方位精准实时管理与控制。推进区域性临床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建设。建立与医院整体发展相适应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体系,主要医疗服务质量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健全完善药事管理制度,规范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基本实现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第十一章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第一节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

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到2030年,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设置全覆盖,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设立治未病中心。推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业组织建设,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和药膳等技术支持。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创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加强中医康复医院建设,普及中医医院康复科室。

第二节 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每个设区市至少设置一所市办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能够提供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诊疗服务。每个县级区域原则上设置1所县办中医医院。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创建1-2个国家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打造一批省级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深化中医优势病种收费和支付方式改革,建立支持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逐步打造中医优势病种治疗体系。建设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平台,开展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建立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协作机制,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加强中药饮片和中药院内制剂质量监管,鼓励中药院内制剂开发和使用,建立中药制剂全省调剂使用工作机制。

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到2030年,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堂、中医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达到30%。

第三节 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加强齐鲁历代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传统制药、鉴定和炮制技术的整理研究,实施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建立系统完善的齐鲁中医药文献资源库和山东民间中医药保护名录库,挖掘和发展齐鲁中医药学术流派。凝练中医药精准医疗技术,实施经典传承、经方运用和经验传授的“三经传承”战略。开展师承教育,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造就一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疗效显著的中医药骨干人才。支持中医药医疗、教学和科研机构传承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方法研究,提升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能力。注重养生保健康复技术、药品和产品的研发。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推动新药创制。

第十二章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第一节 强化妇幼健康优质服务

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建立完善系统、连续、综合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模式,向孕产妇免费提供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构建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推进基因检测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持续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加强妇幼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转运和管理能力,持续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到2030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均达到95%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8%以上。

第二节 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

实施减少残疾行动,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预防精神残疾。强化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交通安全和科学救护等措施,减少肢体残疾。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将残疾鉴定情况纳入居民健康档案填报内容。进一步完善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救助制度。进一步加强辅助器具推广和适配服务,建立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到2030年,全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90%以上。

第三节 促进健康老龄化

推进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进一步健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开展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等,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通过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等多种形式,为入住机构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社会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商业保险为老年人长期护理提供保险产品和经办管理。加强老年健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老年健康管理水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5%以上。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提供老年健康多元化服务。推动医养结合综合服务体建设,明确服务内容和项目清单,让失能失智老年人享受到机构生活照料和医疗照护服务。完善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80周岁以上低保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导向,推动老年健康产业发展,打造“孝润齐鲁?安养山东”养老品牌。

第四节 大力实施健康扶贫

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对口支援等形式,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整合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资源,对患者实施一站式救助。针对我省贫困人口关节疾病致残比例高的特点,将符合条件的康复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给予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第五篇 营造健康环境

第十三章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第一节 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