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孕产保健 > > 一所温馨如家的边城妇幼保健院——记额敏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

一所温馨如家的边城妇幼保健院——记额敏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

发布:2019-02-18 06:06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让党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闪耀额敏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基层党组织。在保健院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支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

让党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闪耀

额敏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基层党组织。在保健院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支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

院党支部书记那丽丽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了解群众真正需要什么。党员的口碑和党性,都会体现在她日常的举手投足之间。我们院本身就是个多民族大家庭,年轻人又多,仅以口号和标语是不能真正起到凝聚作用的。所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适合年轻人特点的规章制度并开展各种活动吸引他们参加,在参与的过程中内化和提高她们的意识和觉悟。”

最近一个时期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保健院充分运用微信平台,建立党员学习群,随时发布理论学习知识点、专业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党员干部可以在微信平台上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她们还针对“党的历史”“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等进行了专题辅导。还在学习中开展“课堂大练兵”活动,让党员干部轮流讲党课,从妇幼保健工作中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设置课题,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保健院二楼一面以“我们是一家”为主题的照片墙上,贴满了院内职工参与和举办各种活动的合影。这是院党支部在院内大家庭组建的八个小家庭,分别以幸福之家、友爱之家、和谐之家、诚信之家、健康之家、勤俭之家、快乐之家、温馨之家命名,每个家庭的“家长”都由一名党员担任。成员由各科室和各族职工相互交叉嵌入组成。以每个家庭为单位开展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喝茶、做客、慰问等系列家庭活动。每个月,照片墙上都会更新各个家庭活动的内容。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爱心公益的,有扶贫帮困的,也有共同参观学习的。这些活动使得各族职工间增进了相互了解、关心和信任。

去年8月从河南南阳医专毕业的妇科年轻医师耿三巧,再过一阵通过入职考试便可以成为保健院的正式员工了。她说,最开始她选择来新疆工作,家里父母都不同意,但见到她在这里每天工作都开开心心的,生活起居都受到细致入微的照顾,也渐渐同意了她留在新疆。“在这里与同事相处得都很融洽,院里的姐妹们对我都很关心,我在这儿生活得很愉快。今年过年回家探亲,家里人都说我皮肤变好了,人也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了,我在这里他们也放心了。”

为妇幼健康撑起一片蓝天

额敏县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公益性医疗保健机构。在现有的70名在岗职工中,除4名男性外,清一色都是70后、80后和90后的女职工,并且是由汉、哈萨克、维吾尔、蒙古、回、俄罗斯等6个民族组成。保健院院长张国荣和院党支部书记那丽丽,都是70后党员,而全院18名党员的平均年龄也只有36岁。2013年,额敏县妇幼保健院被自治区妇联授予“自治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和“自治区巾帼文明岗”称号。

或许是因为女性居多,而服务对象又都是女性和儿童的缘故,走进额敏县妇幼保健院,粉色的墙纸、粉色的标示牌、粉色的宣传栏、医护人员的粉色工装,以及被布置得舒适温馨的粉色系母婴保健科室,都令人感到一种情绪上的温暖和放松。保健院入口的左侧是一间放置着数套休闲沙发的“孕妇沙龙”,方便前来就诊检查的孕妇和母婴在这里办卡、歇脚、吸氧和哺乳。这里每周还举办一次“孕妇课堂”,用双语为孕产妇普及生育知识。保健院还为首次来此建卡验血的孕产妇提供一份“爱心早餐”,因为她们中有许多都是从较远的农牧区赶来的。

为了便于少数民族患者就诊,额敏县妇幼保健院还推出“一卡通”便民服务项目,安装了“一卡通”查询机,患者只需插卡便可打印出自己的化验单、诊疗结果和收费明细表。在服务大厅安排有会双语的医导护士为就诊者指导就诊流程,减少了因语言不通而造成的就诊障碍。

在保健院四层楼里每一层的醒目处,都备有婴儿床、暖水瓶、取药筐等便民设施,便于放置婴儿,为婴儿冲泡奶粉。入院的地面上,每层楼梯的入口处、台阶上都尽可能详尽地用汉、哈萨克双语和箭头标示出就诊方向,以免患者走回头路和冤枉路。看见有患者挺着大肚子气喘吁吁地爬楼梯,院长张国荣带着一丝歉疚对记者说:“要是有电梯就好了。”

妇幼保健体系是我国为提高和改善妇女儿童生命质量而设定的一种公益性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它参与一个成年女性从结婚、怀孕、生育到产后康复的整个过程,也对一个婴儿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小学成长过程中的各项健康指标进行检查和记录。一个县级妇幼保健院担负着县城各社区、乡场以及全县乡村妇幼健康的督导、普查工作。在保健院一楼的一面墙上挂着全县17个乡(镇)场及9个社区里妇幼卫生督导员的联系电话,这是保健院为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所实施的“绿色通道”项目。院方将高危孕产妇纳入动态管理,保证乡级发现一例,转诊一例。

2014年5月20日,喀拉也木勒乡卫生院发现一名患重度子痫前期的哈萨克族孕妇,病情危急。保健院得到消息后立即开通“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安排“母亲健康快车”火速前往接送至县医院急救中心予以救治,确保了母子生命安全。绿色通道开通以来,共挽救了数十名少数民族孕妇及新生儿的生命,有效降低了该县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

张国荣对记者说:“妇女是半边天。让广大妇女,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在我们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真切地感受被尊重、被关心,从而怀着愉悦的心情面对家庭,怀着感恩的心态面对社会。”

额敏县是塔城地区面积最大的县,辖区内的农牧民妇女占多数,一些偏远乡村的育龄妇女缺乏完善的产前产后健康检查和指导。从2014年开始,额敏县妇幼保健院为全县15个乡(镇)场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监测设备及配套试剂,支持乡场卫生院设立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免费监测点,为1260名少数民族孕产妇提供了免费咨询检测服务。他们还到残疾婚检群众家中上门提供服务,组织人员到乡(镇)场集体婚礼上开展免费婚前体检服务。同时与“访惠聚”工作组配合,组成医疗小分队利用冬闲时机,深入各乡(镇)场实施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深入各乡场开展“安全分娩健康行”宣传服务,鼓励少数民族孕产妇摒弃在家分娩的陋习,提倡她们住院分娩,科学育儿,保障母婴安全。他们还利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免费补助少数民族妇女941人,补助金额47万元;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为少数民族儿童疾病筛查968人。

额敏县玉什哈拉苏镇的牧民也勒点,一年前生育二胎时患有严重贫血,是高危产妇,生产时有生命危险。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也勒点一家对此束手无措。妇幼保健院虽然可以为她申请项目救助基金,但因为办理手续繁杂,等待救助基金的时间有可能耽误救治。妇幼保健院党支部毅然决定先由党支部成员为患者垫付和担保,及时挽救了也勒点的生命,保障了她们母子平安。也勒点的丈夫哈勒苏尔现在提及此事,还在不住地抹眼泪。这对他们一家来说是最刻骨铭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