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性 > 前列腺 > > 郭应禄院士:中国现代泌尿外科巨擘

郭应禄院士:中国现代泌尿外科巨擘

发布:2018-10-18 06:28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郭应禄院士:中国现代泌尿外科巨擘 60年来,郭应禄以超乎寻常的前瞻性和领导力,以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泌尿外科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11年,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为他颁发了中国泌尿外科终身成就奖,这是分会成立三十年来首次颁发这个奖项。如

郭应禄院士:中国现代泌尿外科巨擘

郭应禄院士:中国现代泌尿外科巨擘

60年来,郭应禄以超乎寻常的前瞻性和领导力,以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泌尿外科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11年,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为他颁发了中国泌尿外科终身成就奖,这是分会成立三十年来首次颁发这个奖项。如今,他依然带领着年轻一代的泌尿外科医生们,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前行。

■戴志悦

郭应禄(1930年5月4日~)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学科带头人。1930年5月4日出生于山西定襄,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1963年于北京医学院泌尿外科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等。主编著作32部,论文500余篇,成果20余项。

8月底,三天,三座城市,三场会议。这样忙碌的工作,对郭应禄来说,是常态。今年85岁的郭应禄,师从我国泌尿外科创始人吴阶平,是我国新一代泌尿外科和男科学学科带头人。

60年来,郭应禄以超乎寻常的前瞻性和领导力,以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泌尿外科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11年,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为他颁发了中国泌尿外科终身成就奖,这是分会成立三十年来首次颁发这个奖项。如今,他依然带领着年轻一代的泌尿外科医生们,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前行。

少年立大志 师生半世情

郭应禄,1930年5月4日出生在山西省定襄县白村。战火频仍的年代,他与母亲颠沛流离,自幼失学。

13岁才开始上学的郭应禄,一进入知识的海洋便如饥似渴奋勇直追,仅8年就完成了别人12年的学习。生活中,身为天津第二医院外科主任的父亲,正直敬业,受人尊敬,郭应禄耳濡目染。1951年高考时毫不犹豫报考了父亲的母校——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

1956年北医毕业时,优秀的郭应禄被留在了北大医院,还幸运地分在了由吴阶平担任主任的系统外科。1959年,他考取成为吴阶平院士最早培养的两名研究生之一。刚刚读研几个月,发生了一件事,令他刻骨铭心、受益终生。

有一次吴阶平带着全体大夫大查房,当他查到郭应禄主管的病人床前,听他报告完病例后,吴阶平亲自给病人查体,并问:“什么诊断?”他说:“左肾结核。”老师又问:“发现什么阳性体征?”他说:“没有。”老师说:“你再查查阴囊。”他一查,发现左侧附睾尾部有明显增大,质地较硬呈不规则形状,是典型的附睾结核表现。“左边附睾结节,是附睾结核。”他一边回答一边担心挨老师骂。吴老师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查房结束后,吴阶平把他叫到办公室,看出了他的紧张不安,和蔼地让他坐下,说:“以你的水平,完全可以查出病人的附睾病变,但你没去做,这不对!真正了解一个病人必须作全面检查,把所有情况综合到一起,才能作最后的诊断,确定恰当的治疗,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病人对我们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医生的每个决定都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安危和康复,来不得半点疏忽,你要牢记。”

郭应禄从内心感谢恩师的教导,几句话讲出了医患关系的根本所在和由此而来的重大责任。郭应禄说,恩师不仅是自己学业的导师,更是人生的导师。

郭应禄与吴阶平老师的师生情缘是超越平凡的,不仅超过了六十载的漫长岁月,还因为郭应禄从被吴阶平老师领进泌尿外科殿堂的后生小辈,到成为老师的左膀右臂,到师生携手为中国泌尿外科发展共谋大业,再到后来成为中国泌尿外科新一代的领军人物,这段师生情缘早已融入了中国泌尿外科的发展史,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被载入史册。

开拓勇追赶 创新求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全球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现代泌尿外科一举成为临床技术革新的领跑者。

一直扎根于临床的郭应禄,在新技术的道路上脱颖而出,填补了多项空白,而且凭借深厚的临床功力和创新能力,一项项从外国引进的新技术,在他手中焕发出属于中国的生命力。

在2015年8月举行的中国器官移植大会上,郭应禄获中国器官移植杰出贡献奖。他1958年开始研究肾移植,1960年参与国内首例肾植手术,1984年编写了国内第一部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肾移植》专著。至今,他的两名患者,还保持着国内肾移植术后生存时间最长的纪录。

上世纪80年代,郭应禄致力于腔内泌尿外科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尿道手术、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腹腔镜手术和前列腺增生的热疗技术以及激光、支架等多项新技术,是我国腔内泌尿外科的奠基人,并于1991年主编了第一部《腔内泌尿外科学》,在国际上首先完整、科学地提出腔内泌尿外科的定义和内容。1995年他提出腔内热疗3个温度段的概念,澄清了国际上模糊概念,提高了相关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1981年,他参加美国泌尿外科年会,一篇体外碎石的摘要引起他的注意。回国后,他马上投入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1982年在有关院所的配合下共同研制和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国产碎石机,1984年应用于临床。

在那个年代,德国碎石机国际领先,碎石技术也最成熟。1987年7月,郭应禄参加中德远程学术交流,对方是德国泌尿外科学会主席等人,双方通过电子大屏幕进行对话。进入病例讨论的阶段,郭应禄拿出了一张X光片,问道:“我这里有一张片子,请问你们的治疗意见?”德国专家一看便十分肯定地说:“第一开刀,第二输尿管镜进去,超声碎石。但是最好开刀,这块石头太大。”这张片子显示结石正好在输尿管中下段,这个位置被髂骨阻挡成为盲点,在当时是个世界难题,体外碎石机无能为力。

“我们用体外冲击波碎石。”郭应禄说完拿出第二张片子,结石碎了,再拿出第三张,结石没有了。在德国教授们惊讶的表情中,郭应禄把右手一翻说:“很简单,翻过来,采用俯卧位治疗。”德国专家恍然大悟,体位改变后,冲击波就不会被髂骨阻挡而顺利击碎结石。会场一下热闹起来,变成了郭应禄专场。

同年的德国年会上,郭应禄带着首创的《俯卧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站在了讲台上,从此中国碎石技术得到了国际认可,也为全世界无数病患免去了开刀之苦。

在三十年后的今天,郭应禄依然在进一步研究不同能量冲击波的生物学效应,扩大医用冲击波的应用范畴,让杀人武器“冲击波”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