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 > 心理 > > 遇事易担心较真,容易生闷气,心理脆弱……医生建议向“癌症性格”说不

遇事易担心较真,容易生闷气,心理脆弱……医生建议向“癌症性格”说不

发布:2019-05-10 06:19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近期的爆款电视剧《都挺好》为观众刻画了深入人心的几个角色:“懦弱逃避”的苏大强、“一言不合暴脾气”的苏明成、“要强抑郁”的苏明玉……很多人在剧中看到了

近期的爆款电视剧《都挺好》为观众刻画了深入人心的几个角色:“懦弱逃避”的苏大强、“一言不合暴脾气”的苏明成、“要强抑郁”的苏明玉……很多人在剧中看到了自己家庭的影子。其实不只在家庭生活里有这样的剧情,很多肿瘤患者也有着苏家人的各种“心病”。

湖南省肿瘤医院专家表示,患者在被确诊为癌症后,往往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态, 导致身心失衡,严重者会影响正常的食欲和睡眠,导致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绝大多数患者需要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

专家提醒,生活中不要忽略性格对癌症的影响。“癌症性格”会导致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各种器官功能也容易发生紊乱。

患上肿瘤千万别像“苏家人”

说到剧中人物苏明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暴躁”。苏明成一直依靠父母的资助找到工作和结婚买房,当妹妹苏明玉指责他“啃老”时,他暴跳如雷,甚至把妹妹打伤。湖南省肿瘤医院心理心灵专科组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沈波涌表示,与苏明成性格相似的癌症患者,在患病初期通常表现出恐慌、愤怒、悲哀、抱怨等情绪,部分患者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而拒绝治疗,或迁怒于家人和医护人员,甚至出现冲动的过激行为。

剧中人物苏明哲有着否认与怀疑的心理。这类人一旦被确诊为癌症,就怀疑是医院误诊了,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反复到各大医院进行重复检查,八方寻医求证等。沈波涌表示,否认与怀疑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适当的否认有利于减轻疾病所造成的心理伤害,但长期性的隐忍忽略或是病急乱投医,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苏明玉从小在家里没有感受到应有的亲情,一直有打不开的心结。焦虑与抑郁的心理让这类人一旦怀疑自己患上癌症,就会瞬间感到被所有人抛弃。确诊之前的怀疑诊断、确诊之后的病情变化、对治疗结果的悲观和恐惧等都可能成为焦虑的原因,患者常常表现为心情忧郁、悲观、消沉和绝望,甚至感到“生不如死”。沈波涌表示,处于这一时期的患者还常常伴有敏感与脆弱心理,观察到他人私聊都认为是在背后谈论自己的病情,会迫不及待地打听询问或追根问底,对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十分敏感,生活中的微小刺激都会对部分患者的情绪造成打击而出现痛哭、悲伤等情绪方面的发泄。

剧中争议最大的人物是苏大强。他在老婆面前怂了一辈子,在家里毫无地位。这类人,当发现“对手”过于强大、抗争无效,就会拱手交出控制权。沈波涌表示,这类癌症患者易接受他人的劝慰,有良好的遵医行为,同时也会对医护人员和亲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但因此也可能忽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癌症性格”或增加患癌风险

说到癌症,许多人往往忽视了性格对癌症发生和治疗的影响。湖南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邹然表示,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有时候性格还真的决定生命。临床医学不断证明,性格与癌症关系密切,癌症病人一般有某些特定的性格特征。具有这类性格的人较其他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因此称这类性格为“癌症性格”。

“‘癌症性格’的人遇事容易紧张、担心、较真;习惯克制、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容易生闷气;心理脆弱,经不住打击,常会感觉孤独、无助,活得很累。”邹然表示,这种性格的形成与自身气质、成长环境、灾难性经历、心理创伤等有关。这一类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表面波动不大,其实内里波涛汹涌,外人看上去是好脾气,其实这种性格对自身伤害很大。因为坏情绪会伤害自身,降低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引起各种器官功能紊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癌症性格”只是跟癌症有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有这种性格的人不一定都会得癌症,只是患癌风险会增加。

对于已经确诊癌症而出现担心害怕、悲观绝望的患者,邹然表示,这些情绪都是患癌后的正常反应。“我们每天清理生活的有形垃圾,也需要学会清理不良情绪等无形的垃圾。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调整情绪的方法包括接受命运安排,积极面对癌症,配合医生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永远不放弃希望,保持自己的爱好,尽量保持平和心态。”邹然表示。

同时,当患者生病,家人不仅是主要的照顾者,也是重要的精神支柱。作为家人,可以尝试以下方法陪伴患者:鼓励患者说出身体的不舒服,尽量理解患者;耐心陪伴和倾听,多鼓励他表达内心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劝说“不要哭,要坚强”;积极地申请社会支持,如向医院、单位、社区、慈善组织求助;参加医院组织的家属减压团体;家属也需要适当休息,学习心理调适的方法。(记者 徐媛 通讯员 王磊 曾帆) 

相关链接

癌症患者如何自我心理调适

1.正确认识肿瘤 癌症并非绝症,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癌症定义为慢性疾病,它的康复需要一个过程,肿瘤造成的后果并不完全比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更为严重。

2.勇于面对现实,始终保持希望 如果患者丧失了斗争的信念和希望,即使是有希望治愈的疾病,也可能无药可救。

3.调整心态,适时释放负性情绪 有心理负担可以向家人、医务人员或心理医生求助,以得到有效的帮助和劝慰。同时改变生活环境,旅游、户外运动、意念疗法、冥想、放松疗法对走出抑郁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融入社会,培养兴趣爱好 气功、太极、听音乐、琴棋书画、种花养鸟、看幽默笑话等活动都可以促进康复。

5.优化个性,稳定心理 多了解患癌后长期生存的“癌寿星”的生活经验,不断为自己添油加劲,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每个患者所应持有的有力“武器”。

6.换个角度看问题 如果在患病的过程中,患者感受亲人朋友的关爱、支持、陪伴的温暖,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

7.活在当下 癌症是一个信号,它提醒我们改变生活的目标,放慢脚步。生病后更要活在每个当下,不为过去懊恼,不过分担心未来,每时每刻呵护身体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