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 > > 建老人补贴制度 增儿童专科医院

建老人补贴制度 增儿童专科医院

发布:2016-01-23 18:16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建老人补贴制度 增儿童专科医院,

法制晚报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时期,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均等,保障基本民生,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金句

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失独等老年人,建立服务补贴制度。

●解读

5区试点发放“失能老人补贴”

北京市老龄办副主任、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今年上半年,北京市5个区将试点发放“失能老人补贴”。随着“失能补贴”的发放,养老卡就有了两个账户:养老账户和补贴账户。换句话说,80岁的老人可以从这张卡中享受每月100元的高龄补贴,60岁的困难失能老人也能从卡里享受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护理补贴。

80岁高龄困难老人两个账户——养老账户、补贴账户都有钱,总数不低于400元。李红兵强调说,“这笔钱虽然打入养老卡中,但是有专门的账户,只用于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换句话说,只能用于购买针对失能老年人提供的起居照顾、专业护理、专业康复、针对性训练、营养膳食、日间照料、康复产品等服务,不能用于购买米面粮油。”

今年65岁以上的老人将全部领取养老卡,制卡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领取养老卡后,老人将持卡免费逛公园、乘公交车。在刷卡过程中,全市老人活动的特点会通过“大数据”体现出来。届时,政府将通过大数据了解老人的活动特点、活动区域、活动时间等,并依此改进公交设点、无障碍设施建设,方便老人出行。

明年,本市将启动60岁老人领卡工作。届时,纸质的“优待卡”、“优待证”将退出历史舞台,全市老人实现持卡养老。“十三五”期间,北京老人将实现今天退休,明天拿卡。

金句

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创办幼儿园。

●解读

至2017年全市新增学前学位15万

随着全面二孩儿政策实施,每年将增加5万名新生儿,这将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以及高中教育逐渐产生压力。为了应对传导最快的学前教育压力,本市已经启动《北京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到2017年,本市将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5万个。

其中,朝阳区明确提出,将在“十三五”期间新增各类幼儿园50所左右,力争实现户籍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学位供给全覆盖。据朝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朝阳区将全面实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扩充和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同时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和农村地区中心园的建设和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面。其中,新增学位1万个,满足户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实现户籍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学位供给全覆盖。

此外,海淀区也表示,将在第二期学前教育后新增7000个幼儿园学位。

金句

加强各级各类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坚持合理布局,适当增加儿童专科医院。

●解读

本市将适当增加儿童专科医院

市卫计委副主任毛羽说,“我们首先把需求提出来,首先鼓励社会办医。”如果社会不愿意办或者办的数量不足,剩下的由政府来补齐。初期,不会所有的社会不足由政府来做。

针对将新增的儿童医院数量,毛羽表示,将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调配,比如,目前一些综合医院的儿科还没有发挥作用,所有综合医院都开设儿科后,再去了解还缺少多少儿科资源。

毛羽表示,新增儿童专科医院的选址将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进行配套建设,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设立。毕竟医疗资源还是要为人群服务。

此外,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医疗卫生领域,“优生优育”的挑战不仅在生,还有儿科医院的建设。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一直在酝酿儿科的布局和发展。

首先,全市三级医院今后都要开设儿科,其次,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正在重新选址,拟通过本部压缩、外部扩建、通过特许经营等发展品牌连锁的方式,将优质医疗资源向新的居民社区疏解。同时,北大妇儿医院南迁大兴的项目,正在国家发改委立项进程中。下一步,市卫计委还将探讨产科、新生儿科、儿科的临床服务“无缝”链接问题。

金句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和延长生育假政策,做好妇幼保健、生殖健康等公共服务的配套。落实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鼓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解读

如遇产床紧张政府将有计划购买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地区已审批产科床位近5000张,其中3成分布于三级公立医院,超半数在二级公立医院,约11%在营利性医院,基层社区(乡镇)医院不到2%。

2015年,全市平均产科床位使用率为91.74%,其中三级公立医院为108.83%;二级公立医院为88.85%,还有空置;营利性医院的产床使用率尚不足50%;基层医院产床少,但利用率更低,仅为14.16%。从数据可以看出,三级医院使用率处于超负荷水平,一、二级和民营机构还有“余力”。

在谈到目前本市产床资源的承载能力时,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曾表示,大家抱怨的“建档难”、产科一床难求问题,集中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会资本办妇儿医院内的产床,还有不少空置。如果把现有的4900多张产床全部利用,即便产妇平均住院日维持在目前的4-6天水平,全年也可以保障30万新生儿的分娩需求。

方来英同时表示,如遇特殊紧张状况,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还将有计划地向社会资本办妇产、妇儿医院购买服务。

如何解决产妇扎堆大医院问题?方来英主任表示,本市计划通过一些改革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要求所有综合医院建立产科,激励产科医务人员“多点执业”的积极性,引导大医院产科通过托管、特许经营、整体派驻医务人员等形式,将管理规范和技术能力下沉,快速拉升二级医院产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