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 > 心理 > > 就业政策·就业心态·反思(3)

就业政策·就业心态·反思(3)

发布:2018-09-20 06:17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与此同时,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工作任务艰巨的现实,国务院办公厅分别以(国办发 [2003]49号)、(国办发[2004]35号)发出了《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校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

与此同时,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工作任务艰巨的现实,国务院办公厅分别以(国办发[2003]49号)、(国办发[2004]35号)发出了《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校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由此可见,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一系列政策调整对应的主体是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普遍意义上是指人们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过程。如果可以认同:劳动是劳动者的自我行为的话,那么也同样应该认同:就业是劳动者群体的社会行为。综观人类生产力十分低下之时,劳动的内涵——生存,占了主要的成份。在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劳动的社会形态——就业,一般指的是:得到职业;参加工作。

2004年4月的“中国就业论坛”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晓在演讲中阐述到:“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源,更是安国之策。就业与青年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就业问题是一个青年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与我国就业形势相一致,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也相当严峻。”“尽管随着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青年失业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89.2%到1998年的54.7%,再到2002年的31.3%,但在1300-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中,青年仍占到了相当比例;在城镇每年新增的近1000万劳动力中,青年占绝大多数,特别是2004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到280万,就业难的问题不容忽视;在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向非农领域转移和进城务工的主要是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已成为当前青年最具体、最现实、最紧迫的利益。”

在开放的社会局势面前,在转型的经济形态中,在多元的文化影响下,青年的多种需求显得尤为凸现。尤其是当代的青年,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无论其学历如何,毕竟改革开放已近25年了。他们出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成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社会呈现着缤纷多彩的画卷,不论是逐步丰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食粮,或是新的科学技术带来的丰富资讯,无不为当代青年创造着广阔的舞台。这就是当代青年生存的社会基础和客观现实。

然而,当代青年在就业这个“最具体、最现实、最紧迫的利益”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心态。

1.待业者

首先需要阐明的是:此处所述的青年待业者,是指具备了法定劳动年龄,具备劳动能力,却未有劳动经历者。而非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国有企业的(下岗)待业者。

——不知所措的未就业者。在农村(甚至一些中小城镇),有不少享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初中毕业生,因各种原因(有的因为成绩不理想考不上高中,有的不愿意读职中、技校,有的受制于家庭经济状况,等等),他们读书升不了学、务工缺乏技能、务农心有不甘,既存在着一定的“监护空白”期,也恰是心理最不稳定的年龄段,直接面对着社会,他们是未能与就业衔接的群体。

——“三没青年”现象。有一些青年学历本不高,学业又不对路;自主创业既缺乏资金、更缺乏技能;人际关系也贫乏。自认为是没本事,没资本,没后门的一群人。在他们的口中,时常听到一些叹息声、埋怨声(埋怨家庭、埋怨社会、埋怨命运)。自己甘当伸手派,想做生意没资金,伸手就向父母要;想做工没门路,伸手就领导要,见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开口就想弄个厂长、经理当当,不知有何本事面对日趋剧烈的市场竞争?还有一些青年既没这本事,又没那能耐,更缺乏信心,只会用一句“跟外地人一起打工,是很没面子的事情”来做搪塞。

——“四不青年”现象。在一些经济富庶的地区和家庭(中产阶层),上有父母、兄长眷养着,又有较固定的家庭收入(家族企业、家族生意、出租屋等)供养着,还有舒适的家庭生活小环境享受着,一些青年整日无所是事,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在混混糊糊地过日子,在父母的蔽护下享清福。

——“无业一身轻”的青年。有一些青年自己说:放下书包,“叹世界”,歇息一阵再说。该睡的懒觉先睡个够,好吃的东西先吃个饱,好玩的地方去玩个透。甘于家里有房、有厂、有钱,生活无忧虑的现状,是否就业,什么时候去就业,自己既不操心,家里人也不担心,“家里又不愁等你挣钱来开饭”(摊着有个且惬意又无忧愁的小康家庭环境)。当然也有人说:养精蓄锐是为了他日好好地干活(还算是个具有良知者)。

——“惟有读书高”的青年。有一些高考未果的青年宁可再读书,暂时不就业。有的读电视大学,有的读远程教育,有的先读大专、再读本科,有的还继续读研究生课程,甚至还有的出国留洋再念几年书。诚然,这先决条件就是要有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包括经济的富裕和劳动力的富裕),舍得前期投资,再图今后的获益。

观察待业者林林种种的心态,可以察觉,一是反映了他们对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满意度;二是显示出他们对现实的经济生活表示的认同程度,怀有那种小富则安的堕性;三是比之他们的父辈对“劳动是生存的需要”这一基本观点的认知上,存在的明显差异。

2.择业者

改革开放以后,青年的择业观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孙晔撰写的“中国青年择业观20年回顾”中描述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有自己的理想,但服从国家分配”、80年代中后期是“既要地位高,也要挣得多”、90年代前期是“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是“我要找到最佳结合点”(摘自《中国青年报》2002年1月28日)。

在劳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今,渴求就业机会,成为了不少青年的焦虑,择业思维也在发生着变化。